万能险“腰斩”原保费增八成 寿险公司格局要生变了
35家寿险公司规模保费下滑,包括中法人寿、华汇人寿、和谐健康、前海人寿等,瑞泰人寿、上海人寿、珠江人寿等7家公司万能险保费占比仍超50%
无论坊间此前存有多少言辞凿凿的版本,无论每一种猜测背后备注了多少项充足理由,“出乎意料”,才是一个谜面是否成功的关键前提。
根据近日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于2003年4月的中国银监会及较前者多出五年资历的中国保监会,将正式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而中国证监会则得以保留,中国金融监管至此迎来“一行两会”时代。就在北京西城金融大街15号那块白底黑字的牌子摘下之前,持续近一年的强监管风暴下,保险业的格局已悄然改变。
一方面,在行业层面上,寿险业增长放缓,但业务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保险业资产总额达到16.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0%。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规模年度增长仅6.25%,增幅较2016年下滑近19个百分点。事实上,寿险公司2017年全年规模保费同比萎缩姿态已一目了然,下降6.06%至3.24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04%,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提高了近17.5个百分点;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以万能险保费为主)合计5892.36亿元,大降50.32%,占比由前一年度的34.39%回落至18.19%;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规模为470.42亿元,下降49.9%,占比为1.45%。
另一方面,从公司层面上来看,保险公司之间的实力格局再度出现分化,各自座次亦有调整。
根据中国保监会最新公布的2017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据, 标点财经研究院携手《投资时报》对各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进行了排名和分析,并推出《2017险企保费收入榜》。在寿险公司中,规模保费同比下降的有35家,增长的有39家,保费收入前十公司中座次上升的有4家,下滑的有3家。
过去一年来,针对万能险的各方争议以及随之而来险企产品中该品类权重的变化,始终引起外界关注。数据显示,瑞泰人寿、上海人寿、珠江人寿等7家公司的万能险保费占比目前超过50%。其中,珠江人寿2017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增长84%,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升近24个百分点至六成。
和谐健康跌出前十
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包括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三项合计业内称之为“规模保费”。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名单上的寿险公司增加至85家,2017年规模保费共计3.24万亿元,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6.06%。其中,规模保费超过千亿元的寿险公司共计10家,依次为国寿股份、平安寿、安邦人寿、太保寿、华夏人寿、泰康、太平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人保寿险以及新华,分列第1—10位。
在上述10家公司中,与2016年相比,国寿股份、平安寿、安邦人寿的座次保持不变,太保寿、泰康、太平人寿、人保寿险的排名有所上升,而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新华的排名则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太平人寿倚仗18.48%的规模保费增幅跻身前十,其保费收入排名已由2016年的第12名升至2017年的第7名,上升5位。
进退相倚,被挤出前十的和谐健康,则由2016年的第6名跌至2017年的第16名。标点财经研究员分析发现,分属安邦系的和谐健康在2017年万能险保费规模同比大减九成,同时原保险保费收入亦下降66.28%,最终其规模保费同比下降73.66%,由1544.25亿元锐减至406.69亿元。
榜单的另一端,有34家寿险公司组成的“散兵游勇”,其年规模保费一般均不足50亿元,其中中法人寿、华汇人寿、国联人寿等20家公司甚至低于10亿元。
规模保费的变化进一步反映出寿险公司过去一年内的阵营分化。在具可比数据的74家寿险公司中,2017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的有39家,其中太保安联健康、平安健康、中融人寿翻倍,德华安顾、陆家嘴国泰的增幅亦均超过80%;同比下降的有35家,中法人寿、安邦养老、华汇人寿、和谐健康、前海人寿以及弘康人寿的降幅均超过六成,光大永明、中华人寿、渤海人寿以及国联人寿的降幅也均在50%以上。
三公司原保险保费降幅超六成
在监管层强化“保险姓保”、寿险公司持续调整业务结构的背景下,寿险行业目前已更强调“回归保障本源”,整体原保险保费收入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已由2016年的62.89%提高至2017年的80.36%,上升17.47个百分点。当然,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势头有所减慢,同比增幅由2016年的36.78%回落至2017年的20.04%。
另有20家寿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规模出现逆势下降。其中,中法人寿降幅最大。因偿付能力不足,该公司自2016年9月末起已暂停新业务开展,故2017年下半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为0,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仅有18.06万元,同比大降99.72%。其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指出,公司2017年4月下旬陷入流动性枯竭,为应对流动性危机,公司努力协调股东借款,已采取管理层降薪、削减非必要支出等多项应急措施暂缓风险暴露。据悉,截至2017年4季度末,该公司已向股东借款1.31亿元,日常运营目前均靠股东借款维持。
原保险保费规模降幅超过六成的还有华汇人寿、和谐健康。其中华汇人寿原保险保费由2016年的8.91亿元降至2017年的2.33亿元,总计蒸发73.81%。
原保险保费收入下降超过三成的还有国联人寿、上海人寿、国寿存续、渤海人寿、建信人寿以及珠江人寿。
当然,保险的世界也总有“意外”,中融人寿和安邦养老正是另一种极端。
数据显示,中融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从2016年的24.8万元激增至2017年的35.3亿元,增幅超过14233倍。安邦养老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则由25.57万元跃升至7.9亿元,增幅超过3087倍;不过,因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大降超过九成,导致其规模保费下降了88.7%,座次下滑28位至第62名。
珠江上海两人寿万能险翘尾
此前,随着万能险规模的急剧膨胀,部分险资无论规模还是业内排序均呈现火箭般蹿升,但在监管层看来,风险亦由此逐渐积聚。为此,自2016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起,原保监会对万能险的监管明显收紧。
效果相当明显。2017年,寿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近乎“腰斩”,整体由2016年的1.19万亿元降至2017年的0.59万亿元,降幅为50.32%。其中中法人寿、前海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安邦养老、幸福人寿、汇丰人寿、中华人寿、和谐健康的万能险规模降幅均超过九成,信泰、君康人寿、恒大人寿、国华的万能险规模降幅也均达到八成以上。
随着万能险规模的下降,其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亦降低了16.2个百分点,由2016年的34.39%降至2017年的18.19%。不过,仍有20家公司的万能险保费占比不降反升。
以珠江人寿为例。该公司在原保险保费规模下降近1/3的同时,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上升84.09%,万能险保费占比由2016年的35.43%升至2017年的59.79%,拉升24个百分点。
中银三星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增长了78.81%,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为45.24%,较2016年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
上海人寿的万能险规模同比下降了32.89%,但由于原保险保费规模降幅更大,最终业务结构并未得到改善,万能险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依然高达55.44%,较2016年高出近3个百分点。
2017年万能险规模占比超过五成的公司还有5家,包括瑞泰人寿、英大人寿、昆仑健康、华夏人寿和渤海人寿。其中,瑞泰人寿2017年万能险规模同比下降55.13%,但即便如此,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依然高达71.26%。渤海人寿的万能险规模更是同比下降超过六成,却仍占其规模保费的50.1%。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政策环境下,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会与监管层的主导意见背向而行。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基于两个因素:其一,虽然仍归属于“万能险”,但产品周期已事实从过去的一年内延展至三至五年乃至更长,因大致符合监管方防范短时风险积聚集中爆发的总体思路,所以仍得以发行;其二,由于原保险保费规模下挫幅度过大,反向推动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权重被动上扬。
相关阅读
-
老太上钢琴课误入理财陷阱 初始本金也...
张老太在成人钢琴俱乐部结识了同为会员的王老太,经过对方的推荐,... -
六旬老人“抢夺方向盘获刑4年”具警示意义
山西晋城六旬老人王某某乘坐公交车,未到站点要求司机停车遭拒后,... -
滥用公权填私欲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贪腐...
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却装满了钢普拉模型玩具。这是日前曝光的... -
一个生源卖6万 线下蹲守、线上拉拢 “...
半月谈记者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 -
破除“一判了之”“一放了之”的困境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司法机关如何有效发挥... -
银行不良遭粉饰 监管喊话 罚单示警
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环境、个人偿债能力均受到波及,商业银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