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快报网 > 要闻 >

投行内控指引新规正式发布 中小券商投行转型压力陡增

2018-04-03 09:37: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对外界公开征求意见半年之后,《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下称指引)上周末亮相,并将于今年7月起正式执行。指引在展业模式、收费原则、组织架构设置、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业内人士表示,指引将进一步加速国内投行业务的差异化发展,未来券商投行业务有望形成两极分化的竞争格局。

某中型券商投行部副总表示,新出台的指引使得中小券商的投行业务在业务模式、薪酬制度、人员配置等诸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以人员配置为例。此前,中小投行普遍“重发展、轻质量”,投行人员的配置以承揽、承做为主,常设的质控、内核等内部控制部门人员较为薄弱。根据指引,未来投行类业务需建立三道内部控制防线,项目组、业务部门为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质量控制为第二道防线;内核、合规、风险管理等部门或机构为第三道防线。

某中型券商投行部副总表示,公司近期一直在筹划转型事宜。早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公司便着手调整组织架构,目前正在招兵买马,逐步建立质量控制、内核等中后台团队,并尝试平台化管理,但过程并不顺利。“新方案很难做,怕留不住能人,其他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指引明文禁止业务包干。而业务包干恰好又是目前众多中小券商主流的展业模式,即项目总收入中的少部分归券商所有,团队拿大头,团队全成本核算,在覆盖所有费用支出后,结余部分归团队所有。

一家小券商并购重组负责人也表达了对公司人才流动的担忧。“小券商的平台对投行展业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只有激励到位了才能吸引人才。如果个人能力不能得到体现,很可能导致人才大量流失。要么流向大平台,要么离开这一行业。”

某大型上市券商董事总经理认为,指引引导券商组织架构及薪酬制度的调整,可能加速券商投行的差异化发展。目前,券商投行都倾向于赚通道业务的钱,而忽视企业内在价值。未来国内投行有望形成两类公司,一是大而全的综合类投资银行,二是精品投行。前者为各类企业提供上市、再融资、发债、并购等综合金融服务;后者将聚焦某一类,甚至某几家公司,深度挖掘企业价值,其服务领域既有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重大资产收购等牌照业务,也包含协助整合上下游资源等非牌照业务。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多家中小券商投行人士的认同。某小券商投行部副总表示,现在有券商为保住公司全牌照资质,不惜重金挖保代,养团队,未来在增设质控、内核等中后台人员后,这类券商花钱保牌照的成本将大幅抬升。与此同时,监管层严把上市关,近期已有券商的不少上市项目被否决,其投行部门收入将受到很大影响。而过会率低企会有损公司的美誉度,这又会拉低公司未来获取项目的能力,这类投行未来生存堪忧。“短期可能看不到,长期而言,必然有券商放弃投行牌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