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过会率降至49% 1天38企业撤材料
证监会从严监管,不够优秀的公司IPO愈加困难。choice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6日,共有26家IPO企业上会未通过,此外,还有4家企业被“取消审核”,3家企业“暂缓表决”。在65家上会企业中(不考虑新三板上市企业),仅32家企业完成过会,过会率为49.23%。这一数字大幅低于2017年79.33%的过会率。
除过会率下降,IPO排队企业还出现了集体撤材料的情况,其中3月30日有38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创下历史纪录。交易所数据显示,2018年终止审查企业共128家,其中上交所47家,深交所81家(中小板22家,创业板59家)。
督导
净利润指标“卡”住企业?
证监会持续加强督导是大批IPO企业“撤材料”的原因之一,去年底至今年初,证监会数次督导保荐机构切实发挥“看门人”作用。此前,证监会发行部召开年度券商通报会,强调保荐机构在IPO过程中的责任,要求保荐机构及时撤回不合格企业。
证监会在上述会议上要求保荐机构正确选择企业,切实发挥“看门人”作用,其中不符合标准的不报,拿不准的也不要报,持续盈利不稳定或者报告期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的,要运行规范一段时间后再申报,已经有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不要存侥幸心理。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保荐机构及时撤回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证监会强调,发行部会对在会项目尤其是被否决的项目进行梳理,对于问题多的保荐机构进行提醒或者通报,纳入发行部诚信档案。各保荐机构需要对现有项目进行梳理,不符合条件需把材料撤回。
除了监管加强审核,北京一家大型投行人士介绍称,“业内流传证监会的新要求,一是IPO在审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要超过1个亿,且最后一年超过5000万;一是IPO新申报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一些投行觉得不符合标准,可能跟企业沟通后,就先把材料撤下来了。”
对于业内流传的“证监会”标准,接近证监会发行部人士称:“据我了解,目前没有上述规定,不过3000万净利润的标准已经实行多年,投行在保荐时也会考虑推荐质量更高的企业上市。”
北京一家券商人士表示,在IPO发行常态化的情况下,从严监管可以让好企业顺利上市,让“浑水摸鱼”的企业无法过关,有利于提高IPO发行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问询
财务真实性被高度关注
记者梳理企业上会问答可以发现,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能力、股权问题、财务问题、合法合规问题、内部控制问题、独立性问题、客户依赖等问题仍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
此外,在部分上市公司的发审会问答中,发审委员还更多关注了财务数据的内部关系,包括毛利率和应收账款等指标对应的财务真实性、会计处理内在联系、客户和经销商关联情况、盈利可持续性、募投项目合理性等。
以年初被否的欣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发审委员对公司发出质疑称,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大幅下降,要求公司说明,店铺大幅减少且存在经销门店转为自营门店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发审委员还要求公司说明,经销商、管理商、联营商场等客户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要求公司说明,主要经销商进销存情况以及大量备货合理性,最终销售是否真实,相关收入是否真实。
对于广东格林精密部件,发审委员关注到,2011年发行人与新加坡人Benedict Wong HingLung 签订《市场开拓代理协议》,委托其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发行人支付服务费。
发审委员要求公司说明,委托新加坡人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是否具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和合理的商业目的,是否与发行人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特殊利益安排,市场开拓费用不是按年支付而是4年合并支付的原因,是否涉及商业贿赂、洗钱、逃汇套汇或其他利益安排,是否存在违反境内、境外相关法律的问题或潜在风险。
暂停
无法借中止审查“避风头”
在终止审查企业激增的同时,中止审查企业大幅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处于中止审核状态的企业仅有13家。而去年四季度有44家IPO排队企业中止审查,较三季度8家环比增加389%。
主要因为证监会完善了两则监管问答,修订了首发申请的反馈回复时间、中止审查、恢复审查、终止审查及预先披露等有关规定,其中还专门规定,发行人更换律所、会计所、资产评估机构无需中止审查,发行人更换签字保荐人、签字律师、签字会计师、签字资产评估师无需中止审查。此前发生中介机构或签字人员更换的,应限期在30日内或10日内提交完成更换的相关文件。
市场人士认为,这减少了企业申请中止审查的理由。
据悉,中止审查可以理解为暂停,什么时候解决问题什么时候重启,终止审查则意味着企业若想IPO,还需重新排队。
终止
上市失败后三年内不能“借壳”
2018年从单个月份来看,1月份36家企业上会,14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为38.89%;2月份10家企业上会,6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60%;3月份9家企业上会,5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55.56%;4月份至今10家企业上会,7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70%。
从监管政策来看,2月份以来,证监会加快推进IPO改革,同时加大了对IPO公司现场检查的力度。
2月23日,证监会在一则监管问答中明确提出:
证监会将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交易,证监会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这意味着,一旦IPO企业过会被否,企业想要通过并购重组的路子“曲线”上市将面临极大的时间成本,“借壳”就要等三年。上述投行人士认为:“上市失败带来的成本损失大幅提高了。”
另一方面,证监会发审委改革后,IPO过会率大幅下降。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发审委员任职仪式上表示,证监会将强化发审委制度运行监管,切实提升发行审核质量,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刘士余讲话中表示,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
新发审委就任后,IPO过会率下降,上市项目6过1、3过0的情况开始出现。同时,证监会加强了对IPO企业的现场检查,业内人士称,一些“美容”项目要露出素颜了。(记者 王全浩)
相关阅读
-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 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出现明显萎缩,下周创业板注... -
要不要转LPR应考虑这些因素 根据自身情...
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而对房贷一族来说,个人房贷利率的变化是他... -
铁矿石上演供需失衡大戏 供需矛盾决定...
铁矿石期货自上市以来持续发挥着服务钢铁产业避险和定价的重要职能... -
鼓励700多万人“单干” 从试点走向制度化
酝酿多时,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或将迎来制度上的破冰。《证券日... -
雅居乐集团核心净利润达65亿元 地产外...
多元化业务已经开花结果,希望做大做强。8月21日,在雅居乐集团控股... -
住建部联手央行 房地产长效机制监测重...
央行、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