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自贸港,不能让“疯狂的汽车”重演
新京报漫画/陈冬
经济与人
事实上,海南不缺市场经济精神,缺的是长期的稳定政策,以及可预期的将来。
在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双庆”之际,迎来了中央送上的“大礼包”。4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实际上,海南岛的开放并非始于1988年,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开始。当时海南还属于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岛上经济落后,除国营橡胶农场,没有像样的产业。邓小平认为,海南面积和台湾差不多,自然资源丰富,“如果用20年时间把海南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就是很大的胜利”。因此,海南的起步和其他特区几乎同步。
1980年和1983年,国务院两次讨论海南岛问题,并发布两份开发海南岛的会议纪要。其中最优惠的一条是,海南可自行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可以动用地方外汇,进口市场短缺的消费品。不过这项政策留了尾巴,“上列进出口物资和商品只限于海南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所谓“进口商品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是很难区别控制的。海南人敏锐嗅到这一机遇,短短几个月,海南出现进口狂潮。进口贸易需要政府批文,为将批文最大价值化,海南人选择进口价值最高的汽车。一时之间,海南人人跑批文,家家谈汽车。事后统计,半年时间里,五百万人口的海南一共签了8.9万辆汽车进口的放行批文,其中一万多辆是岛内需求,岛外订货七万多辆。
长期以来,“海南走私汽车”都被视为改革乱象。换个角度看,也许并非如此。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进出口受限,外汇藏于官方,民间物资匮乏。外国商品进入海南,再转往内地,能极大满足民众需求。当时海南事实上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贸易港。不过由于政策不确定,海南人急于“赚快钱”,才有了“疯狂的汽车”现象。如果当时海南有明确政策,政府能因利乘便,有序引导,情形就不至于如此汹涌。
1984年下半年,海南进口汽车被叫停,贸易政策出现逆转。由于政策多变,海南通常是改革急先锋,各种利好消息涌入,又会迅速激起投机泡沫。1990年代初的海南房地产泡沫正是这样。当时海南建省并成立经济特区,优惠政策下放,适逢住房改革,海南是首选的改革试验场。大量资金涌进海南,全岛有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地价不断攀升,房价超过京沪。一旦泡沫破裂,烂尾楼遍地。20世纪90年代开始,海南就患上“房地产病”。一方面当地政府依赖房地产发展经济,同时在政策利好和宏观调控正反刺激下,海南房价大起大落。
的确,建特区30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海南经济飞速发展,但也伴随着以上一些不适应症。轮番政策利好,市场大起波澜,政府出手扑灭,市场归于沉寂,这样的情节已经上演很多次。
事实上,海南不缺市场经济精神,缺的是长期的稳定政策,以及可预期的将来。此次海南将建设成国际自由贸易港,它的伟大意义以及前景无须细说。不过,未来,海南要走自由贸易港道路,还要总结过去的教训,充分吸收其他自贸港的经验,科学专业决策,稳定政策预期,吸引专业人才,如此才能更好地扬帆起航。(陈兴杰)
相关阅读
-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 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出现明显萎缩,下周创业板注... -
要不要转LPR应考虑这些因素 根据自身情...
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而对房贷一族来说,个人房贷利率的变化是他... -
铁矿石上演供需失衡大戏 供需矛盾决定...
铁矿石期货自上市以来持续发挥着服务钢铁产业避险和定价的重要职能... -
鼓励700多万人“单干” 从试点走向制度化
酝酿多时,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或将迎来制度上的破冰。《证券日... -
雅居乐集团核心净利润达65亿元 地产外...
多元化业务已经开花结果,希望做大做强。8月21日,在雅居乐集团控股... -
住建部联手央行 房地产长效机制监测重...
央行、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