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近日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宏观杠杆率趋稳,未来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望进一步趋稳,并逐步实现结构性去杠杆。
在这一判断下,对于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官方表述也有微调,从上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把握好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转变为本期报告中的“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虽然“调结构”替换了“去杠杆”,但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并未改变,货币供给总闸门仍将管住。
报告指出,一方面要掌控好流动性尺度,助力去杠杆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变化,加强政策协调,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
报告测算,2017年宏观杠杆率趋稳。2017年之前的一段时期,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2012年至2016年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稳中向好及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有效实施,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至250.3%。
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2012年至2016年年均则增长8.3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2012年至2016年年均则增长1.1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杠杆率为55.1%,比上年高4个百分点,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年均增幅略低0.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宏观杠杆率趋稳的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加之全球经济回暖,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有助于稳定债务率;二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及结构性信贷政策效果显现,货币信贷总体保持适度增长;三是地方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进一步规范,平台公司等软约束主体债务增长受到遏制,国有企业债务增速放缓。
报告判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过去推升宏观杠杆率的因素开始出现变化。未来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望进一步趋稳,并逐步实现结构性去杠杆。
一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要求提高债务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带动杠杆率下行。二是我国商品和要素领域的货币化程度已经较高,伴随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货币化进程也将趋于放缓,在杠杆率上会有所显现。三是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对影子银行导致杠杆率上升的状况有所抑制。四是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硬化,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规范。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加之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深入实施等,都将有利于宏观杠杆率企稳甚至下降。
报告还指出,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牵头抓总下,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集中力量,优先处理可能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
相关阅读
-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 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出现明显萎缩,下周创业板注... -
要不要转LPR应考虑这些因素 根据自身情...
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而对房贷一族来说,个人房贷利率的变化是他... -
铁矿石上演供需失衡大戏 供需矛盾决定...
铁矿石期货自上市以来持续发挥着服务钢铁产业避险和定价的重要职能... -
鼓励700多万人“单干” 从试点走向制度化
酝酿多时,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或将迎来制度上的破冰。《证券日... -
雅居乐集团核心净利润达65亿元 地产外...
多元化业务已经开花结果,希望做大做强。8月21日,在雅居乐集团控股... -
住建部联手央行 房地产长效机制监测重...
央行、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