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快报网 > 要闻 >

“互联网+扶贫”模式保险精准扶贫

2018-09-17 09:48:4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保险精准扶贫是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群众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地方扶贫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保险业正在探索各种保险扶贫创新模式。

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要求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国务院扶贫办近日指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启动2018年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决定于6月至9月,分三批、每批7天至10天对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督查巡查。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保险精准扶贫是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群众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地方扶贫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保险业正在探索各种保险扶贫创新模式。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新闻媒体走基层,来到四川雅安采访调研,探索保险业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互联网+扶贫”模式帮助农民实现真正脱贫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按现行贫困标准,2013年至2017年我国农村减贫人数分别为1650万、1232万、1442万、1240万、1289万,5年共减贫6800多万,年均减少1300万以上。但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从总量上看,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从群体分布上看,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从脱贫目标上看,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相对容易,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难度较大。

四川是全国重点扶贫省份之一,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四川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目前全州仍有贫困人口49.1万、贫困村1118个,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近年来,四川保监局推动当地保险业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为核心,公益活动为补充,形成“监管引领、行业参与、协同扶贫、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人保、国寿、平安、太平洋、阳光等多家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到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用保险机制和创新服务脱贫攻坚。四川省脱贫攻坚办透露,《2018年第二轮脱贫攻坚全覆盖督导工作方案》已经印发,明确对四川省160个有脱贫任务的县(市、区)开展脱贫攻坚全覆盖督导,其中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由四川省委办公厅按照《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情况专项督查工作方案》进行督查。

保险在化解致贫返贫风险上有独特优势,能兜住贫困人口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风险,防止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致贫返贫。因此,保险是脱贫攻坚的有效工具,已经引起地方的重视。为推动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四川保监局日前公布了《关于调整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保险部分保费补贴品种保险费率的通知》,从2018年6月1日起,对深度贫困地区中央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品种的保险费率予以适当调整。而两年前,四川省已先后出台《四川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2016—2020)》《四川保险业扶贫方案》《关于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助力精准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川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贫困地区主要致贫因素和脱贫需求,四川推动引导行业以“保人身、保财产、保产业、保发展”为主线,以多样化产品对接贫困人口主要致贫返贫风险点。

在脱贫攻坚方面,保险机构践行社会责任一直“在路上”。今年1月30日,由阳光保险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四川雅安共建的公益扶贫示范基地正式揭牌。这是保险公司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服务实体经济、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的一大重要举措。据了解,2020年之前,阳光保险将在四川累计投入公益扶贫款650余万元。

阳光保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阳光保险已在雅安首批建立了茶叶、猕猴桃、黄果柑、枇杷等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协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贫困农户提供专业、统一的技术指导,让种出来的农产品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通过“互联网+扶贫”模式,帮助农民实现真正脱贫。

据悉,2017年,阳光保险集团向雅安捐赠100万元,用于协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与当地合作社进行的农产品开发及管理工作。这部分款项已协助支持当地建立起黄果柑、枇杷、茶叶、猕猴桃等四个品类的基地,基地共计3200余亩,同时协助善品公社向农户就技术、管控、品牌等上游工作进行拓展与加深。

精准的关键在于产业扶贫

精准扶贫,目的是精准脱贫。而精准的关键在于产业扶贫,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脱贫致富。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扶贫也扶不了长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钟春平表示,产业扶贫作为一种积极的扶助方式,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政府或者企业主导,让农户参与其中,提高劳动力投入,加以部分的资本投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数量的产出。因而在很多地区,产业扶贫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观全国,目前产业扶贫主要有以下发展模式,即“井冈山模式”,以种植柚子等水果为主,开展深加工,带动当地致富;“六盘山模式”,发展养牛产业,养殖优质牛种;“太行山模式”,以工厂化的思路来大力发展蘑菇产业;“大别山模式”,以种植优质的中草药为主。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之初,都要以产业化为出发点,而不能走小农经济的路径,这样才能使扶贫效果最大化。

而阳光保险探索的这种“公益扶贫+责任消费+品牌运营”的“雅安模式”也已初见成效。名山区建山乡地处四川雅安深山地区,农民脱贫增收的产业主要依托种植茶叶和猕猴桃。据四川雅安市名山区脱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名山区持续放大“互联网+扶贫”效应,立足市场主导,瞄准脱贫靶向,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该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已有24个成功“摘帽”。

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对于灾区和贫困地区的扶贫主要是财物捐赠、保险理赔等传统形式。国家提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后,阳光保险也在探索和实践新的扶贫形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立足行业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当地贫困民众掌握有效的脱贫手段,为产业扶贫提供活水,又要扶智,多策并举,扶贫事业才能真正落地,获得长足发展。”

有专家指出,扶贫工作不仅仅体现为工具性、公益性,更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打造“智慧头脑”,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创业,用知识和技术开拓科学而具有持续性的生财之道。比如,扶贫机构与当地开展结对帮扶时,可以在分析当地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发展当地经济的模式。

诚如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所言,如果能够发挥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让扶贫工作更智慧,就如同给了脱贫攻坚一个“加速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