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农险健康险占比仍亏损合作平安推进商保产品设计
近日,蓝鲸保险关注到国元农业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元农险”)与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医保科技”),拟在医疗健康险业务方面实现合作,完善服务。对于以政策性农险为主业的国元农险而言,健康险在其商业保险业务中占比最高,但正处于亏损窘境,国元农险此举,或为谋求转亏为盈、扩大规模。
事实上,从国内专业农险公司历年保费构成来看,均在商业保险方面有所发力,但多数呈亏损状态,业内人士分析称,基于分摊成本与盈利压力,险企逐步选择走上“大而全”的综合型险企之路,失去先发优势的情况下,在商业保险方面难有作为,同时也分散其深耕农险主业的精力与资源。基于此,专家建议,在补贴政策细化背景下,应加大在服务人员配备方面的投入,同时布局商业农险,实现专业化经营。
国元农险健康险占比提升仍亏损,合作平安推进商保产品设计
近日,平安医保科技与国元农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风控管理、参保人服务、商保产品设计等方面开展合作,并探讨和推进在基金托管模式方面的创新协同。
合作主要落脚于医疗健康险业务,国元农险表示,双方通过整合医疗健康保险业务资源,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完善医疗健康保险服务,也为患者提供多样化保险服务。
拟合作平安医保科技的国元农险,目前经营情况整体稳定。据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季度末,国元农险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10.54%,较上季度减少约16个百分点;3季度转盈为亏,净亏损3022万元,同期,净现金流入3.6亿元。
监管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国元农险原保费收入达到50.64亿元,同比增长16.76%。再来看国元农险的保费结构,国元农险目前确定的发展格局是农业险、健康险、传统商业险“一主两翼”。据其2017年年报显示,国元农险的农业保险业务实现25.97亿元,占比约55%,其他商业保险占据其余45%保费,其中,短期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排在首位。
事实上,早在2014年,短期健康险业务取代车险业务成为国元农险商业保险中保费收入最高的业务,连续四年占总保费收入比超过2成,近3年占比持续提升。2017年,国元农险健康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0.97亿元,同比增长25.51%,占总保费收入比也从上年的21.40%提升至23.2%。
国元农险2013年-2017年健康险业务占比(蓝鲸保险制图)
蓝鲸保险查阅国元农险及旗下分公司官网发现,其产品推介一栏,共陈列约20款健康保险条款,涉及团体意外伤害医药费补偿医疗保险、教职工平安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元农险的健康险业务始终未能实现盈利,2014年健康险业务亏损7511万元,随后两年承保亏损情况有所缓和,但2017年,亏损扩大,达到9645.89万元。
在此前提下,国元农险与平安医保科技合作发力健康险,扭亏或正是目的之一。
两条腿走路有难度,农险公司商业保险业务多现亏损
事实上,蓝鲸保险注意到,除国元农险外,各专业农险公司也均在发展政策性农险外的商业保险产品,且侧重各有不同。
与国元农险相似,2017年,中原农险在约占3成的商业保险业务中主要经营健康保险,实现原保费收入1.24亿元,占总保费收入比约为11%;安华农险、阳光农险将商业保险发展的重点放在车险业务;安信农险保费收入排行中,位于农险业务之后的,是意外伤害险、工程保险。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拓展业务、提升保费规模可以有效地分摊固定成本”,首先,朱俊生对农险公司布局商业保险业务表示理解。
然而,与国元农险目前推进的健康险业务情况类似,各农险公司主营的商业保险产品,也多处于亏损状态。如安信农业的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费收入在2017年实现9169万元,承保却亏损1980万元。
“国内险企普遍存在推进‘大而全’经营策略的现象,这并非成熟的保险市场应该呈现的状态”,新一站保险网副总经理杨洋向蓝鲸保险分析称,“很多险企在成立初期表示要推进精细化、专业化运营,希望专注于某一领域,或介入股东所处领域进行深耕。但在实际运营中,险企会考量回报股东的外部压力,以及高管人员对于经营肩负的责任,想要利润也想要规模,最后或导致经营思路走偏,在各种保险业务中徘徊”。
而冒然走向“大而全”的经营策略,或使险企在各业务层面均难有所突破。杨洋进一步分析称,“先行者在运营经验、专业人才建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后来者想要加入并有所建树,必然需要大量的精力与资金投入。对于专业农险公司而言,在‘狩猎’多种保险产品时,会导致其投入于专业农险业务的精力缩减,且基于专业农险公司的属性,对各类商业保险的投入也有限”。
“农险公司发展商业险,难度较大”,朱俊生也建议农险公司谨慎布局,“目前车险业务竞争激励,承保盈利压力较大,非车险业务则面临门槛较高的问题,需要险企具备专业化的经营能力与丰富经验的人才,同时需要拥有完善的风险管控能力”。
农险公司主业优势不显,专家:还需精耕细作
事实上,不仅商业保险布局陷入难盈利的窘境,专业农险公司在农险业务方面的表现也未能独占鳌头。据蓝鲸保险梳理,国元农险、阳光农险、安华农险、安信农险以及中原农险5家专业农险公司在2017年农险业务保费收入合计约118亿元,占2017年全行业农险业务保费比24.66%,而仅人保财险一家即在2017年实现218.66亿元农险保费收入,存在不小差距。
专业农险公司的主业正面临压力。国内专业农险公司均较为年轻,相较于人保财险、中华联合等在农险方面深耕已久的险企来说,难言优势。传统的大型险企较早获取农险牌照,用户资源、运营能力、承保经验均已有积累。
发展农险业务,资金实力也尤为重要,杨洋向蓝鲸保险介绍称,“在农险业务中,销售环节相对简单,最难的环节在于售后服务,是经营农险产品的基石。这就要求险企具备大量、专业的服务团队,即‘先投入,后产出’,一旦险企不能进行大规模投入,提供充分的服务,或因为计较投产比吝于投入,将会延误布局时机,形成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杨洋提醒称,目前拿到农险经营资质的公司逐渐增加,这给专业农险公司也造成了压力。
如何破局?
首先,不同于商业保险,农险业务以政策性农险为主,政府补贴对于产品推进具有较大影响,蓝鲸保险注意到,目前各地级监管部门,陆续对农险业务的补贴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如青岛,在今年2月形成农险费率调整机制,要求经办险企根据承保盈利情况,调整保险费率。
“补贴政策的调整,是一种优化和规范。一方面使农民享受政策补贴带来的福利,另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控来帮助企业转化风险,完善制度”,杨洋指出,“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国家对于农险的补贴仍然有限,这一定程度给商业农险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商业农险虽然缺少政府补贴,但是险企会基于对成本的考量,研发更加贴合风险、贴合农户需求的差异化农险产品,推动农户愿意主动购买产品,使农险的核心环节从后期理赔转向前期产品研发”,杨洋指出,“这也是诸多未拿到政策性农险经营资质的险企发力的方向”。
“对于专业农险公司而言,应首先在农险方面精耕细作,将资金与精力聚焦于农险主业,实现专业化经营,并以主营业务作为利润来源”,业内专家建议道,“专业化经营应该是目前险企的主要战略定位”。
相关阅读
-
老太上钢琴课误入理财陷阱 初始本金也...
张老太在成人钢琴俱乐部结识了同为会员的王老太,经过对方的推荐,... -
六旬老人“抢夺方向盘获刑4年”具警示意义
山西晋城六旬老人王某某乘坐公交车,未到站点要求司机停车遭拒后,... -
滥用公权填私欲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贪腐...
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却装满了钢普拉模型玩具。这是日前曝光的... -
一个生源卖6万 线下蹲守、线上拉拢 “...
半月谈记者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 -
破除“一判了之”“一放了之”的困境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司法机关如何有效发挥... -
银行不良遭粉饰 监管喊话 罚单示警
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环境、个人偿债能力均受到波及,商业银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