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保险到医保基金 遏止骗保需更严密制度保障
从商业保险到医保基金,近期频出的各类骗保案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
上个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沈阳两家民营医院通过雇“病人”虚假住院、伪造病历来骗取医保基金。近日,又有媒体曝出一男子疑买3000万保险后在普吉岛杀妻,已被当地警方控制。
在上述案例中,“保险金”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唐僧肉”,到了不吃不快、甚至甘愿以身犯险的地步。纵观保险发展历程,骗保并不是个案。近年来,骗取保险金的行为以不同方式、不同形态出现,且随着保险行业发展、保险产品保额提升,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的骗保案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团伙作案。例如,在沈阳医保基金骗保案的链条里,医院、中间人和一些医保中心内部人士结成了隐秘的利益同盟,共同瓜分骗取而来的国家医保资金。又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商业保险理赔欺诈特点也在发生变化。以车险理赔为例,理赔欺诈正从贪小便宜的偶发个案逐渐演变成团伙欺诈、异业联盟的集团性犯罪,对团伙欺诈的风险管控需求凸显。二是保额巨大。各类骗保案中,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保额的保单并不鲜见,甚至出现了因骗保伤害他人的恶性案件。三是骗保手法花样翻新。例如有欺诈团伙看到保险快赔中拍照上传事故图片的“骗保商机”,先后89次利用网上事故照片、用纱布包裹四肢并涂抹红色药水等方法向保险公司虚假报案、申请理赔。
具体到容易发生骗保案的领域,社保基金方面,养老金、医保基金都曾出现骗保案;商业保险方面,车险、意外险和健康险是骗保欺诈比较严重的领域。骗保方法包括伪造意外事故、医患共谋、利用保险规则漏洞进行套保或者骗保等。
细究下来,骗保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错误的保险认知,一些投保人、利益相关人对保险和风险存在重大认知偏差,认为自己花钱购买了保险,不让保险公司赔点,总觉得自己亏大了。二是利益驱使,一些人从社保或商业保险中看到了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所谓“机会”,通过伪造等方式骗取社保基金或者商业保险金。三是存在制度或者经营漏洞,需要逐步完善。针对骗保的监督手段有限,部分人认为有利可图、有空可钻。例如,医保报销是结算系统,只有结算数据,医院系统则是诊疗数据,结算数据和诊疗数据如果不打通,那些套刷套药、套现、假住院就很难查核出来。又如,男子疑买3000万保险后杀妻一案中,有媒体曝出该男子购买的保险涉及数家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均为其妻子,但被保险人签名疑与其妻子字迹有差异。
从社保基金稳定性和商业保险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各类骗保案直接损害了社会大众和保险公司的权益,间接推高了保险产品价格,侵害了消费者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社会危害性大。但正如上述分析,遏止骗保案并非一方努力可以达成,而是需要政府、保险公司、社会公众多方参与,包括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骗保案当事人的惩处力度、利用科技和大数据完善反欺诈系统、加强保险知识普及教育,将骗保扼杀在意识萌芽时、消灭在严密的制度流程中,并最终震慑在严厉的法治规范下。
相关阅读
-
老太上钢琴课误入理财陷阱 初始本金也...
张老太在成人钢琴俱乐部结识了同为会员的王老太,经过对方的推荐,... -
六旬老人“抢夺方向盘获刑4年”具警示意义
山西晋城六旬老人王某某乘坐公交车,未到站点要求司机停车遭拒后,... -
滥用公权填私欲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贪腐...
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却装满了钢普拉模型玩具。这是日前曝光的... -
一个生源卖6万 线下蹲守、线上拉拢 “...
半月谈记者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 -
破除“一判了之”“一放了之”的困境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司法机关如何有效发挥... -
银行不良遭粉饰 监管喊话 罚单示警
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环境、个人偿债能力均受到波及,商业银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