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险”只需27.5元保费 “奇葩保险”靠不靠谱?
最近,一款名为“熬夜险”的产品在朋友圈炒得火热。这款保险到底是职场打拼人士的“护身符”,还是营销炒作的“网红”?随着争议不断发酵,上线半月左右的“熬夜险”已悄然下架。其实,从“熬夜险”到之前的“雾霾险”“恋爱险”“贴条险”等,各类“奇葩险”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花样翻新。面对市场上的各种创新保险甚至奇葩险种,你会购买吗?保险企业又应该如何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熬夜险”只需27.5元保费
“不到一包零食钱”,“奋斗路上给您最贴心的守护”……记者看到,这款“熬夜险”的广告词颇为诱人,还列举了意外发生的几个场景,如出差遇到交通意外、熬夜加班猝死、怕迟到下楼踩空、应酬意外,甚至还有网购血拼猝死等。
“近来金融行业猝死事件频发,这个保险很有必要。”该产品一经面市,很快就得到金融、IT等从业人群的关注,上线短短几天就有上万人购买。
具体来看,“熬夜险”的价格为27.5元起,投保年龄为18至60周岁,保险期限1年,保险责任包含猝死疾病保障20万元,意外伤害身故和残疾保额20万元,救护车车费保险金500元。记者仔细查看该产品的保险条款发现,其实这款保险实际就是猝死疾病保险和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的结合,都是标准的猝死情况寿险和意外险的条款,但冠上“熬夜”的名称后,立即让消费者觉得很特别,价格也比普通的意外险便宜一些。
“这款产品的保险责任并无熬夜之说,只是个推销的噱头罢了。”业内人士说。记者发现,目前该产品已经下架。
消费者:买一份防患于未然
在南京软件园上班的刘勇是个程序员,加班对于他们而言是家常便饭。每次遇到项目赶进度,一天都回不了家,只能在办公室休息四五个小时。他说,因为工作强度太大,长期加班,自己都经常怀疑自己会不会有一天突然猝死。
当记者询问刘勇是否知道最近推出的“熬夜险”时,刘勇表示吃饭时听同事聊起过。“觉得挺有意思的,价格比较低,可以买一份玩玩。”刘勇说,虽然不指望以此获得赔偿金,但是买一份防患于未然也可以。
不过,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熬夜险”只是对必须要熬夜的人群来说有点意义。如非必要,最好是选择调整自身的生活规律。“买了就能放心熬夜了?还是保持健康作息规律最重要。”市民张先生说。不管是“熬夜险”、意外险,还是疾病险,都不能指望它们来改善身体健康,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最好的保障。“熬夜险”作为一种意外险,更多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平衡工作与生活,对熬夜猝死的风险给予适当的关注,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有意识的管理。
专家:不要被噱头误导
买了“熬夜险”熬夜就保险了吗?记者发现,“熬夜险”将猝死发病到死亡的时间由世卫组织定义的6小时延长至24小时。但值得注意的是,猝死责任免除中写明,“既往症及保险单中特别约定的除外疾病,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被保险人醉酒也不给付保险金。同时,交警、消防人员、道路清理工、电缆电线工人等职业,均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
某大型险企销售人员建议,市面上大多数意外险是不覆盖猝死责任的,如果消费者已经购买了意外险,可以购买类似产品作为补充;但如果只靠“熬夜险”抵抗意外损害,显然不够。因此,如果想要一份猝死疾病保障的话,还是挑选一款寿险比较稳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甄别市场上的各种创新保险甚至“奇葩”保险呢?如何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保险作用呢?业内人士提醒,购买互联网保险的消费者要主动点击网页上的保险条款链接,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和投保须知等,结合条款内容决定是否购买相关保险产品,不要轻易被宣传噱头误导。
相关阅读
-
老太上钢琴课误入理财陷阱 初始本金也...
张老太在成人钢琴俱乐部结识了同为会员的王老太,经过对方的推荐,... -
六旬老人“抢夺方向盘获刑4年”具警示意义
山西晋城六旬老人王某某乘坐公交车,未到站点要求司机停车遭拒后,... -
滥用公权填私欲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贪腐...
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却装满了钢普拉模型玩具。这是日前曝光的... -
一个生源卖6万 线下蹲守、线上拉拢 “...
半月谈记者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 -
破除“一判了之”“一放了之”的困境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司法机关如何有效发挥... -
银行不良遭粉饰 监管喊话 罚单示警
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环境、个人偿债能力均受到波及,商业银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