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快报网 > 调查 >

中华联合员工持股: 公司及所涉员工深陷泥潭

2019-01-02 14:56:42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8日讯,时光荏苒,14载转瞬逝。

12月25日,财联社记者接到中华联合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华保险”)持股员工爆料,称公司允诺2018年底解决员工股利息问题,但随着时间迫近没有任何进展,子公司中华财险还将持股员工代表当作上访人员对待,作出了撤走沙发、断暖气的举动。

回首故事的开头,2004年,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险(中华保险前身)获批实施“一改三”股份制改革。所有制改革期间,为解决偿付能力危机,该公司实施了员工持股改革,要求分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心支公司班子成员必须按最低限额及以上认购出资。当时7000余名员工共出资5亿余元,挽救公司于危难之中。

当时,有法律界人士提出两点忧虑:第一,员工能否承担较长的盈利等待期;第二,作为非上市公司,如何设计退出机制,以保障员工利益。

未曾想,一语成谶。随着后来公司遭逢巨亏、被监管接管、大股东更替等更变故……当初没有设计员工股东退出机制,为日后埋下了隐患,令这家保险集团及所涉员工陷入泥潭。

岁月蹉跎的背后是时代留给我们的烙印,然,当了终需了。

现场:持股员工赴中华财险、东方资产追息

近年,“中华保险计划上市,员工持股历史遗留问题成掣肘”是外界普遍的认知,然根据财联社掌握的书面材料来看,当初大多数员工属于被动入股,现在则面临被动退出,造成今天的局面几乎是必然。

12月24日,持股员工又一次来到北京,这次他们来的人比往常都多,接近50人。他们第一站到了中华财险位于建国门外国际财源中心39层的职场。当天,所有人被请进了该公司的第三会议室,虽然他们的诉求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矛盾双方谈判继续僵持,但中华财险给持股员工准备了热水跟盒饭作为午餐,像往常一样友好迎接他们到访。

“前些年来,都是车接车送,每次都是把我们哄走,就是不解决问题。”一位持股代表告诉记者。

然而,仅仅隔了一夜,中华财险态度大变。

一位持股员工代表告诉财联社记者,12月25日,持股员工代表再次来到中华财险,公司只允许派5位代表进入办公区内,由于到现场维权的人数比较多,且个个情绪激动,大家一齐涌进了办公区,再一次来到该公司第三会议室。

“只是这一次,不仅没有热水和盒饭,前台接待区的沙发被人连夜搬走了,令持股员工代表气愤地是,连第三会议室的暖风系统也被悄悄关闭,尤其是年纪较大和一些南方过来的代表很气愤。”上述持股代表告诉记者。

一位来自山东的持股员工代表告诉财联社记者:“奋斗了那么多年,我们把来总公司这里当作回家,但是他们第二天把我们当作上访人员对待,说上访人员不能管饭,后来我们悄悄打听了一下,中华联合故意‘停水断暖’,就是为了逼我们离开,当年我们一起集资挽救公司,现在公司这样对我们。”

12月26日,持股员工代表在中华财险总部没能拿到满意的答复,于是兵分两路,一部分人直接乘地铁来到公司大股东——东方资产位于阜成门的办公大楼,另一部分小股份仍然留在中华财险。

实际上,此前一天,也曾有代表来找过东方资产,两位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在听取他们的诉求后表示会及时向有关领导反馈。

12月26日,同样是前一天东方资产一层的会议室,员工持股代表与记者等待了将近1个小时后,一位东方资产党办相关人士出面接待。

此次,东方资产一方也提出只能有5位代表参与谈判,但员工持股代表认为,他们是七千余人的代表,不能再缩减人数。最终双方达成一致:5位持股员工代表负责与东方资产沟通,其他代表全部聚在后排旁听。

“我们准备过很多方案,但是很多持股员工不认同,不成熟的方案我们没办法上报相关部委,方案也要监管批准。而且,方案很关键,谁出钱也很关键,这些都要达成一致。”员工代持平台——新疆华联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华联”)办公室主任林先生在现场解释说。

据林先生介绍,中华保险与持股员工的矛盾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中华保险方面给监管部门上报过几轮方案,但是分歧比较大,开始的时候该找各个股东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上报方案,但是各家都有意见,后来就组织在一起开会。

“目前三个重要的工作都已经立项了。首先,组织联席会议,第一届的联席会议今年12月初召开,研究制定员工股的方案,希望能在既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让持股员工们满意;其次,对持股员工进行摸底排查,由于有些员工的股份已经转让,还有个别员工去世等情况,需要新系统将所有持股员工的资料录入,目前这个系统还在开发中;最后就是建立第三方机制,过去几任领导,不管谁拿出的方案,7000多人都不觉得公正,中华联合想聘请第三方跟大家进行沟通,同时在系统里推进,这样比较合理也比较到位。”林先生表示。

据了解,当时员工持股强制推行的对象是全国各分支公司高管以上管理层,其中一部分人仍在公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