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快报网 > 要闻 >

近6年进入黄金发展期 保险系总规模突破6000亿

2019-01-09 14:15:11    来源:国际金融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年轻的保险系公募正在加速追赶银行系和券商系公募。虽然目前市场仅有8家保险系公募,但这类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生儿”仅用一年时间,便将总规模提升了近五成,已然引起市场的关注和重视。

身为后起之秀,保险系公募接下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资管市场中,利用其独特的“保险基因”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总规模突破6000亿

大资管时代,拥有牌照的各路金融机构在公募产品布局上尤为激烈。其中,保险系公募均由保险公司或其子公司控股或参股,依靠强大的客户渠道、营销能力和固定收益投资,在基金规模上成为其他公募的有力竞争对手。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8家保险系公募总规模高达6048.7亿元,相比2017年末的4167.14亿元增长45.15%,达到近几年来最高增速。其中,平安基金和国寿安保基金规模最高,分别为2869.29亿元和1565.12亿元。

对此,国联安基金相关人士认为,正是因为2018年的债券牛市,为保险系公募发挥甚至放大自身优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其规模显著增长,货基和债基的贡献最大。

如果剔除货基和短期理财产品,整体来看,除国寿安保基金倒退3名外,其余保险系公募规模排名均在2018年底实现了提升。平安基金和中国人保资管规模进步神速,分别提升37名和35名,泰康资管提升19名,国联安基金和华泰保兴基金各提升8名,泓德基金和太平基金均提升7名。

从业绩表现来看,大部分保险系公募在2018年抓住了债市持续走牛的行情,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在4%以上,达到了市场同类平均水平。

“在发展初期,保险系基金公司通常采用‘货币+固收’为主、偏绝对收益的发展策略,在经营稳定后,逐步加大权益产品规模。”太平基金等保险系公募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而上述策略也比较符合“保险基因”的特点。

国联安基金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也有部分公司凭借核心人员或者母公司较强的权益投资能力,发展初期直接切入权益投资领域,打造公司品牌。

近6年进入黄金发展期

马克·吐温曾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

2011年,平安信托捷足先登成立平安基金(原平安大华基金),即便控股68.19%,但从其实际控制人来看,当然归属平安保险,这也是成立最早的保险系公募。

2017年8月2日,保监会批准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国联安基金的申请。至此,国联安基金成为国内第8家保险系公募。同时,天眼查数据显示,国联安基金二股东德国安联集团属于外资保险公司,国联安基金也成为公募历史上首家“双保险系”基金公司。

自2013年2月18日证监会发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以来,险资便瞄准了公募这块大“蛋糕”,并利用充足的保险资源优势大展身手,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旗下公募规模便突破6000亿元。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目前保险机构涉足公募基金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分别是:新设基金公司,收购基金公司,事业部形式运营基金。

但一路飞速成长的保险系公募要想在与银行系、券商系公募的较量中分得一杯羹,如何摆脱对固收类产品的依赖,制定较强的权益投资发展策略,或许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数据显示,2018年末,8家保险系公募股票型基金总规模刚刚超过100亿元,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为364.67亿元。总体来看,保险系公募权益类资产规模占比不足10%。

此外,保险系公募的发展也出现分化,最大基金公司与最小基金公司规模之间的差距高达近3000亿元。同时,多家保险系公募也向记者反映:2018年公募产品发行特点总体为固收类稳步增长,但权益类产品业绩与规模表现不太理想。

“尽管8家保险系公募规模尚不及银行系基金庞大,但也有足够底气扎实开拓自己的发展路径。保险系公募依靠固收业务站稳脚跟以后,有望在非固收类别和多产品线角度上谋求突破,逐步打开个人财富管理渠道。”国联安基金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虽然权益类产品向来是银行系和保险系公募的发展软肋,但近两年来,保险系公募似乎在创新业务上找到了突破口,例如,FOF(基金中基金)与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众所周知,2018年是养老投资元年,而市场上已获批的三批养老目标基金均采用FOF形式。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保险资金是FOF和MOM(精选多元管理人)理念的天生的实践者。此外,2018年规模激增的ETF背后也有大量险资流入。

对于目前保险系公募的发展现状,平安基金认为,大力布局和发展ETF、FOF和MOM,以及ABS(资产证券化)和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业务,才能力争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未来,公司将继续在债券基金领域加大布局,进一步细化产品线,覆盖更丰富的产品类型和运作模式,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固定收益资产配置需求。同时,在权益领域围绕实力突出的基金经理打造重点产品,还将继续基于平安集团ETF战略,进行ETF产品线的完善及特色产品的创新。”平安基金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去年养老FOF的发展,也给保险系公募指明了方向。”国联安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养老金投资的绝对主力,公募基金在养老第一、第二支柱的投资中成绩斐然。保险系基金公司有望发挥母公司大类资产配置经验和养老保险管理经验,在公募FOF领域有所斩获。保险系基金横跨两大资管行业,在养老金业务中有着更好的机会。

通过对标同业,太平基金认为,不同基金公司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个人驱动型,通过灵活的激励机制聚集基金行业人才,实现其市场影响力的变现;二是特色主题型,靠股东实力或产品研发推出特色产品;三是依托股东优势,在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固收方向迅速扩充规模,执行朴素但十分有效的产品策略。

迎来发展新机遇

未来,保险系公募或将在大资管变革中迎来发展机遇。在资管新规、银行理财新规等政策推出之后,手握公募牌照的保险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传统银行系和券商系公募,还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资管等强硬对手。

一位公募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公募基金2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保险系公募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该人士认为,目前银行销售渠道主要对接了大量的中小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券商的销售渠道占比则是在不断下降。而有着天然客户群体优势的保险渠道,对应着大额资金。

该人士还建议,保险系公募当前首要使命应做好“保险基因”继承下来的原有业务,在风云突变的资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再去考虑其他创新业务。

接下来,保险系公募能否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将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国联安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分析称,保险系公募机构业务基础较强,了解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而且保险资金投资理念稳健、风控严格。另外,大型保险公司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品牌识别度、客户渠道和销售能力,也为其开展公募业务带来便利。

太平基金认为,如果保险系基金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在未来大资管变革的两三年内实现快速发展。一是发挥集团旗下有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再保险等保险主营机构的资源优势;二是在境外投资、股权投资、养老金融等多个领域综合金融业务协同优势,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