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行首年均未能实现盈利 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收缩
刚过去的2018年,中资保险牌照出现“零批筹”情况,成功取得开业批复的保险公司因而受到市场更多关注。随着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北京人寿、国宝人寿、瑞华健康、海保人寿、国富人寿和融盛财险这六家新险企开业首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梳理。
通常来说,在开业初期,保险公司不会很快取得盈利,尤其是寿险行业,更是普遍存在“七亏八盈”的魔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上述六家新险企在开业首年确实都呈现亏损状态,但具体情形又不尽相同。其中,融盛财险开业时间虽然最短,亏损却最为严重。
另外,由于资本金充裕,新开业的六家公司全部拥有极高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而随着业务的开展,偿付能力也逐渐下降,但仍处在很高水平。以瑞华健康为例,该公司2018年二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15094.78%,四季度则降至1518.77%。
▲2018年四季度新开业险企净利润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拼背景:多追求差异化定位
2018年,除批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外,银保监会未批复任何中资险企筹建。
对此,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无论是人身险还是财产险,中小公司的盈利状况普遍都不是很好,绝大多数险企不具备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和核心竞争优势。如果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就接纳新公司,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没有好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成功开业的保险公司大多符合上述说法,寻求在差异化与独特性方面做文章。其中,海保人寿和国宝人寿主打地域优势。公开资料显示,海保人寿注册地位于海口市,是第一家设立在海南省内的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国宝人寿由四川省政府主导组建,为首家总部落户在成都市的全国性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
作为新开业险企中唯一的健康险公司,瑞华健康则强调专业性。根据其官网,瑞华健康定位于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总体要求,从事专业健康保险和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全国性公司。
朱铭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称,短期来看,能契合国家重大政策的险企拿到牌照的机会相对更大。他举例表示:“未来,像养老、健康等领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即便是外资公司,在金融业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进入国内,也需要寻找新增长点,确保自身的管理、技术优势能有效发挥,归根结底仍是一个市场定位的过程。”
比业绩:首年均未能实现盈利
通常来说,在开业初期,保险公司不会很快取得盈利,尤其是寿险行业,更是普遍存在“七亏八盈”的魔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六家新公司在首年确实都呈现亏损状态,但具体情形又不尽相同。
其中,融盛财险开业时间最短,亏损却最为严重。具体来说,2018年6月29日,融盛财险拿到银保监会的开业批复,成为2018年最后一家正式开业的保险公司。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该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2509.60万元,亏损额排在六家新公司之首。
不过,这部分亏损并未对融盛财险的流动性造成威胁。根据偿付能力报告,融盛财险2018年四季度的净现金流为6684万元,未来三个月综合流动比率130.57%,流动性风险较低。
另外,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去年6月正式开业的国富人寿,其亏损集中在三季度,当季亏损额达到10814.70万元。北京人寿、国宝人寿和瑞华健康也与之相似,开业首季度亏损最多。
朱铭来介绍称,根据历史经验,寿险公司在成立伊始需要培养自己的营销团队,这一过程的成本很高。除此之外,为把业务规模迅速做大,寿险公司短期内会将大量利润让渡给销售团队。“可能100块钱的保费,其中30~40%都给了营销团队,用以激励其积极销售。”这就造成寿险公司初期的成本高企。“不过,随着营销渠道的变迁,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的成本几乎为零。未来,由于不需要大规模培养人工营销团队,寿险公司成立5~8年没有利润的惯例也会被打破”,他补充道。
而上述某新险企的财务负责人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新单保险首年成本较高,但如果资本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可以覆盖承保亏损,新公司也有可能实现一定盈利。
测风险:偿付能力现明显收缩
除短期内呈现亏损状态外,新保险公司的另一个共同特征还包括较高的偿付能力。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北京人寿、国宝人寿、瑞华健康、海保人寿、国富人寿和融盛财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在1000%以上,具体分别达到1812%、1828.67%、1518.17%、3019.56%、1981.10%和7152%。而从行业数据来看,近200家保险公司平均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长期维持在250%左右。
尽管最新的偿付能力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但相较于开业首季度,上述六家新险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出现了明显收缩。以瑞华健康为例,该公司2018年二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15094.78%。到了四季度,这一指标则环比下降13576.61个百分点。走势类似的还有海保人寿,去年二季度,该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曾经达到16164.10%。
朱铭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偿付能力的计算与业务规模密切相关。短期内,新险企的保费未必立刻能冲到很高的规模,与此同时,资本金却比较富裕,偿付能力指标因此就维持在高水平。但这种状况不会维持很长时间,随着业务规模的大量增加,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很快就会降下来。
然而,朱铭来也强调,偿付能力并非越高越好。“资本是有成本的,对于股东来说,不做业务、大量资金闲置没有任何价值。一般来说,偿付能力在200%左右比较稳定,至少也要达到监管标准。”
相关阅读
-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 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出现明显萎缩,下周创业板注... -
要不要转LPR应考虑这些因素 根据自身情...
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而对房贷一族来说,个人房贷利率的变化是他... -
铁矿石上演供需失衡大戏 供需矛盾决定...
铁矿石期货自上市以来持续发挥着服务钢铁产业避险和定价的重要职能... -
鼓励700多万人“单干” 从试点走向制度化
酝酿多时,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或将迎来制度上的破冰。《证券日... -
雅居乐集团核心净利润达65亿元 地产外...
多元化业务已经开花结果,希望做大做强。8月21日,在雅居乐集团控股... -
住建部联手央行 房地产长效机制监测重...
央行、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