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快报网 > 要闻 >

人身险产品乱象丛生 中意人寿被银保监会两次点名

2019-06-03 16:49:37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人身险部函〔2019〕105号)(以下简称《通报》)文件,集中通报2018年人身险产品回溯情况和近期产品备案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其中26家险企被点名公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继今年1月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人身保险产品近期典型问题的通报》(银保监办发〔2019〕4号)并点名24家险企后,中国银保监会第二次出手清整人身险产品。通报中指出的问题包括:产品设计不合理、保障功能弱化、条款约定不合理等多个方面。

某资深保险经纪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一些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产品对客户诱惑较大,可以炒作停售,营造稀缺。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被监管点名的保险公司,并不能简单认定是故意开发违规产品,不过确实有一部分属于“擦边球”。

7险企两度“上榜”

2019年以来,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因产品设计等多项问题被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监管函、监管意见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8家保险公司收到银保监会开出的行政处罚。

实际上,早在2018年5月,为了全面规范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行为,优化人身保险负债结构,提高行业产品供给质量,切实防控负债风险,中国银保监会曾通过全面梳理核查各人身保险公司在售存量产品,摸清底数,集中清理整顿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产品。

中国银保监会下发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8〕19号)(以下简称“19号文”)提及,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进行“四个严查”,包括严查违规开发产品、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严查偏离保险本源、产品设计异化的行为;严查罔顾公平合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查以营销为噱头、开发“奇葩”产品的行为。

记者注意到,当时监管层面的清整工作实施层面主要通过公司自查和监管核查相结合。具体措施为,结合公司自查整改和监管核查情况,对产品专项核查清理情况向行业进行通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公司自查认真、整改彻底且未导致严重后果的,可以依法减轻或免予处理;对监管核查发现的自查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公司,依法严肃从重处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产品,严格依法责令停止使用,限期修改;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公司申报新的产品。

此次清整之后,2019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首次典型问题通报显示,共有25家险企被点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1月和近期中国银保监会通报中,有7家险企两次“上榜”。包括中意人寿、君龙人寿、工银安盛、光大永明等。

固疾难除

记者注意到,近期中国银保监会通报产品开发设计问题与之前1月份指出的典型问题类似。

此次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责任设计与定义不符;产品设计存在销售误导隐患;产品保障功能弱化;产品设计雷同等方面。

而在今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在产品备案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开发报备不合规、不合理,例如将审批类产品作为备案产品报送;责任设计不符合有关监管要求;个别产品存在设计雷同或不具备保险属性;报备材料内容不齐全等方面。

例如,在产品材料报送方式不规范问题和费率厘定中退保假设不合理上,中意人寿此次被银保监会两次点名。

中意人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银保监会产品报送相关规定,新产品备案材料需要通过保险机构与监管单位的专属公文传输系统进行上报。公司已对公文传输流程进行了梳理,并及时补发更正相关材料。公司已从制度、系统以及人员三个方面展开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将严格规范产品管理流程,总结以往产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防范保险风险的发生,建立健全产品管理的长效机制。

工银安盛人寿相关负责人称,近期在报备一款新产品时,同时向“中国银保监会电子政务传输系统”和“保险产品电子化报备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送,这不符合监管仅向“保险产品电子化报备和管理信息系统”报送的要求。公司在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向监管机构作出解释并采取了管理措施。下一步将严格遵守监管的各项要求,不断加强对各项流程的监控环节,查缺补漏,坚决杜绝类似事件。

险企打“擦边球”?

其实,保险产品问题一直是人身险公司的重要命门。产品设计、费率厘定问题已成人身险公司的“重灾区”。

19号文通过“负面清单”,从“产品条款设计”“产品责任设计”“产品费率厘定”“产品精算假设”和“产品申报使用管理”五个大类,分别对保险公司违背保险精算原理、监管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列示。

中国银保监会曾要求各家人身险公司按照19号文要求,认真对照核查重点和负面清单,对公司所有在售存量产品的合法合规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整改。

当时在措词上,中国银保监会一度用了两个“高度重视”来进行强调。“要求险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专项清理工作。各公司应当充分认识本次产品核查清理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由公司总经理牵头负总责,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层层抓落实,确保按时保质完成。”

但是,从近期银保监会通报的人身险产品来看,产品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仍较为明显。例如,银保监会指出人保寿险产品设计存在销售误导隐患。人保寿险某重大疾病保险,通过调整附加费用率系数倒算的方式,使产品的第19年和20年、29年和30年费率完全一致。

某精算人士对记者表示,第19年和20年、29年和30年这几年的疾病发生率是不同的,费率完全一致违背精算原理和科学定价。

中国银保监会还指出光大永明人寿报送的某终身寿险存在“长险短做”风险,此前,其还曾因某年金险产品既无保障功能也无储蓄功能被点名公示。

记者电话采访光大永明人寿新闻发言人,对方称不了解情况,无法回应。

某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认为,“长险短做”体现在,有些产品现金价值高,满1年或满两年退保实际的收益还高于银行。

“银保监会用词都是以‘不科学、不合理、存在风险’为主,保险公司打‘擦边球’的痕迹很明显。”上述研究员进一步表示。

多位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则对记者表示:“产品设计合不合理,违不违规只有险企精算师和监管知道,代理人卖什么产品完全是公司在引导。”

某大型人身险公司代理人也认为:“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有天然信息壁垒,代理人知道的消息是经过过滤的,产品是否违规,代理人有些时候并不知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