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保险业成重头戏,外资持续“加码”中国
新一批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落地,保险业独占多条,无疑是“重头戏”。
事实上,自2018年新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启动以来,保险业外资“加码”中国的步伐也开始加速。安盛集团首席执行官Thomas Buberl就在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将继续投资中国。
不过,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业新一轮对外开放措施在短期内不会对行业格局产生太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对行业在引进先进的保险公司经营理念、资产管理经验,丰富市场主体、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
“保险业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开放有助于回归良序市场秩序形成的基本常识,并促进改革的深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保险业成开放重头戏
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中涉及到保险业的就有5条,包括外资准入门槛的放宽、缩短持股比例限制过渡期、允许专业外资保险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等。
具体来说,缩短外资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的过渡期至2020年;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取消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75%的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其中,外资人身险公司持股限制过渡期的缩短和外资公司30年经营年限要求的取消在这几条中最受市场关注。
针对外资进入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朱俊生认为,这一方面满足了部分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港澳台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的愿望;另一方面,国外也有一些创新型保险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通过科技的力量切入到传统保险业务上,推动了保险市场改革,把这些新型保险公司引入国内,与国内保险科技的应用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国内保险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而不管是保险资产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还是理财公司,都牵涉到资产管理范畴。多家券商研报认为,目前,我国资管机构,尤其权益类资管实力较弱,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仍然较低。外资金融机构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较久,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运作方式和管理体系,大力引入外资资管机构对于提振我国资本市场景气、改善我国投资者结构、有效提升养老金投资管理水平、加速推进养老三支柱的建设等方面都将起到较好的积极正面作用。
对于保险资管行业而言,朱俊生表示:“当前保险业负债端正在转型,10年期以上的期缴业务占比在逐步提高,这些长期资金需要匹配长期限资产,但目前保险资金所持有资产相对较短。保险资管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放开,促进险资投资向国际市场看齐,挖掘出更多符合险资长期限特性的资产,提升险资投资能力,更好地支持实体,同时支持好负债端的转型。”
长期 vs 短期
在所有金融行业中,保险业是开放较早的一个行业。不过,过去由于持股比例造成的股东分歧、一些政策限制,以及“水土不服”等因素,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354.34亿元,市场份额6.19%,同比上升0.34个百分点。其中,外资产险公司227.79亿元,市场份额1.94%。外资人身险公司2126.54亿元,市场份额8.10%。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上,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95%、19.84%、10.43%、10.92%。
对于新一轮开放政策,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短期内不会对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朱俊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进一步放开的政策从发布到落地需要时间,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也需要时间适应,而且外资保险公司的风格和经营理念一直是偏审慎的,短期不太会进行‘跑马圈地’,所以对目前的市场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同时,他强调,即使中长期会与中资机构产生竞争,这种竞争对消费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会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水平。
华创证券也表示,多年来,外资财产险公司市占率相对稳定,寿险公司缓慢提升,外资的加大引入短期内对市格局不会造成颠覆性影响。不过这几项开放措施将在引进先进的保险公司经营理念、资产管理经验,丰富市场主体、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
同时,朱俊生表示,保险机制主要是通过时空分散风险,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参与承保,意味着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分散与降低风险,保险业的开放并不必然带来风险的增加。特别是一些在全球很多市场经营的外资保险机构,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可以增强经营的稳定性。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
在保险业一轮轮对外开放升级的政策利好下,一年多来外资保险在中国的监管批准下又诞生了多个“第一”。
工银安盛人寿旗下资管公司获批并开业,成为我国2018年5月提出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以来获批的第一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之后,交银康联资管顺利获批开业,中信保诚资管公司也获批准。2018年11月,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获批筹建,诞生了我国首张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牌照。今年3月,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又以首家合资养老保险公司的身份获批。另外,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有近十家合资及外资险企设立省级分公司获批设立。
开放“春风”吹来,本来就有巨大潜力的中国保险市场对于外资的吸引力更是与日俱增。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至少5家外资保险公司增资获批,增资金额累计超20亿元。
中金公司预计,随着保险业开放措施加码,目前国内的合资保险公司股权变动将加速,外资机构有可能通过直接收购现有牌照的方式缩短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
已进入中国20年、在中国拥有工银安盛人寿、安盛天平财险、浦银安盛基金等多张牌照的安盛保险就通过收购股权方式将安盛天平变为全资控股公司。2018年11月,安盛集团宣布收购安盛天平现有国内股东剩余50%股权,交易总对价为46亿元(5.84亿欧元),目前该项收购尚待银保监会批准。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保险市场,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相信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保险市场。进入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中国看作是不同的机遇,可以有更多的增长,可以参与到市场成长过程中,同时可以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增长和成熟。”安盛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卫泽韦Xavier Veyry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安盛集团首席执行官Thomas Buberl(托马斯?布博)更是表示,致力继续投资中国,并专注于资产管理、人寿以及健康险业务、基础建设三大领域。“希望在未来年内,成为中国十大险企之一。”
相关阅读
-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 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
本周股指反复震荡,两市成交额在下半周出现明显萎缩,下周创业板注... -
要不要转LPR应考虑这些因素 根据自身情...
房贷利率换锚期限将至,而对房贷一族来说,个人房贷利率的变化是他... -
铁矿石上演供需失衡大戏 供需矛盾决定...
铁矿石期货自上市以来持续发挥着服务钢铁产业避险和定价的重要职能... -
鼓励700多万人“单干” 从试点走向制度化
酝酿多时,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或将迎来制度上的破冰。《证券日... -
雅居乐集团核心净利润达65亿元 地产外...
多元化业务已经开花结果,希望做大做强。8月21日,在雅居乐集团控股... -
住建部联手央行 房地产长效机制监测重...
央行、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