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快报网 > 关注 >

新消费和大健康的融合将会如何引领财险行业新发展,值得期待和发力

2020-03-12 17:41:3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延缓、内外商务经贸活动遭受抑制等方面。对于刚刚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的财险行业而言,这意味保费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退保支出增加、现金流承压、传统经营冲击等风险正在累积。作为专业经营风险的主体,财险公司不仅要能够为客户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服务,更要善于在不确定的增长环境中辩证积极地研判形势,把握好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传统基建向新型基建、线下消费向线上消费、医疗门诊向健康管理的变革转型,这些社会经济现象背后又蕴含着财险发展的新趋势和业务增长点。

本质上,所有的企业经营都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进而实现特定商业目的。面对这次集中爆发式的社会风险,财险公司要在战略上保持坚定。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三大攻坚战”的最后攻关之年,预计“稳增长”的宏观政策导向仍是主线,两个“翻一番”的增长目标没有改变。作为和宏观经济密切关联的财险行业,承担着经济稳定器和社会助推器的作用,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要在战术上积极灵活,在消费者、监管和股东之间找到平衡点,特别是在新基建、新消费和大健康等方面抓住增长契机。

“新”基建

为应对疫情对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近期国家陆续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更加积极有为的财税政策,中央提前下发了全年专项债券发行量,各地政府纷纷表示将扩大下阶段投资规模。江苏、北京、云南、福建、河南等10个省市密集推出了2020年重点工程项目清单,总投资规模超过25万亿元。但从已发布数据看,年内基建投资金额与往期持平略有上浮,更大变化集中体现在投资结构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基建应运而生。传统基建以水泥钢筋混凝土为原材料,建设铁路、公路和大厦,新基建以“科学技术”为原材料,建设更大范围、更加快速的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交通网以高铁、地铁为核心,发改委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批复多地大型轨交项目,川藏铁路、川渝城市圈等中西部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新型交通网的投资规模将高达数万亿。信息网以5G为核心,以大数据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辅助,催生自动驾驶、智慧生活等落地更多应用场景,超过400个地级城市正在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未来更多大数据中心等新型设施也将建成和运营。能源网以光伏、风电、核电、天然气、氢能等清洁能源为核心,2月以来多地陆续发布新政,加大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力度,扶持和鼓励新能源车企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实行新一轮大规模刺激政策意见不一,但在疫情影响下“新”基建加快推进已经取得共识,将带动全年更多增量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历来是招投标密集期,今年料将延期至二、三季度。财险公司要积极适应和调整经营节奏,一季度以练好内功为主,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项目进展,加强引队增员、技能提升和机制完善,待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迅速响应新基建项目的密集反弹,在服务城市建设进程中提升业务平台。

“新”消费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传统线下消费几近夭折,在国内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的消费升级驱动下,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娱乐等在春节期间迅速成为消费主阵地。考虑到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70、80、90后网民已是消费主力,以线上为主的“新”消费影响力和消费体验仍将持续显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和互联网保险教育的普及,网上投保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已经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如何抓住新消费趋势成为布局未来增长的关键。

财险公司要提高线上化经营能力,不是简单的线下渠道迁移或者加大互联网渠道保险运营,其主要特征是基于线上场景实现科技赋能下的产品驱动。以众安为例,其能够实现平均5-10天的产品上架周期、3.2万份保单/秒高峰处理能力以及2亿份保单的周承保峰值。对于财险公司,产品设计上,要贴合互联网时代新消费方式的特点,小额、碎片化,开发符合线上购物、生鲜、航旅、教育等消费场景的创新产品,满足线上化风险管理需求;结合消费节奏和平台定位,加大线下产品的线上化销售,推进贴合平台特点的营销活动,在开展线上交易的同时实现“无感”投保。服务体验上,要注重和客户的交互性,通过链接、端口、小程序、APP等媒介实现广泛触达,也可以通过游戏、问答等形式优化客户感受;要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服务资源,加大和第三方平台的对接合作,通过便捷友好的服务界面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运营管理上,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全流程各环节的赋能和落地,通过高内聚低耦合的架构设计,提供敏捷开发和运维支持,升级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防控体系。渠道管理上,充分利用线上会议、线上培训等形式,提升销售人员专业技能和团队管理水平;同时可以聚焦营销展业、技能培训、品牌宣传等主题,通过布局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微博等KOL媒介,赢得年轻粉丝信任,探索打造公司网红IP,扩大线上影响力和流量转化率。

“大”健康

从2003年承保数据看,SRAS得到有效控制的5-8月,健康险月度保费同比增速呈现波峰式增长并逐步回归平稳。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会显著提高消费者在人身健康领域的保险意识。此前,健康险已经得到监管政策的有力支持,1月23日银保监会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疫情的迅速催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政策支持,将推动健康险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财险行业经营健康险时间相对较短,风险数据和管理手段不够丰富,导致目前财险公司健康险经营仍然处于同质化、低费率、强竞争的初级阶段,基本集中在百万医疗板块,长尾风险没有充分暴露,单一产品承保亏损问题普遍存在。要跳出费用比拼的“惯性”,从客户需求的更大视野入手,通过保险责任扩展、保险产品组合等手段,迅速盘活现有业务存量;抓住特效药、进口药、癌症诊治、境外就医等细分领域健康服务趋势,充分利用泛医疗数据和可穿戴设备等,创新产品形态和服务。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医疗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加大系统建设投入,搭建智能风控模型,推动实现从简单的费用补偿,转向医疗费用控制和健康风险管理。要立足“大健康”生态圈,主动加强和医疗、体检、护理等健康服务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健康风险评估、问诊、体检、咨询、用药以及康复治疗、健康管理等,打造健康险“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从2016年行业百万医疗险的迅速走红不难发现,线上消费能够迅速催化健康险市场。疫情之下,新消费和大健康的融合将会如何引领财险行业新发展,值得期待和发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