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珠的戏曲人生:如何成为京剧武旦挑班第一人?
一提“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名字无人不知。其实,在戏曲界,还有“四小名旦”,京剧名家宋德珠即是其中之一。
宋德珠旧时小影
宋德珠出生于1918年,是京剧宋派艺术的创立者,今年恰逢其诞辰100周年。在世人耳中,他的名字稍显陌生,但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宋德珠”三个字足可媲美今天的当红影视明星,他也和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并称为“四小名旦”,一生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
幼年,宋德珠的家境比较贫苦,父亲去世很早,靠母亲开茶馆维持生计。那时,一家人住在崇文门附近,不远处有一所戏校,合计一番后,1930年,宋德珠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期“德”字班学生。
这所戏校是由大名鼎鼎的焦菊隐先生创办的,属于新型戏校。不光学生着装干练整齐,还汇集了高庆奎、冯蕙琳、王瑶卿等名师,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大师也会过来授课。
宋德珠《扈家庄》剧照
“戏校很看重文化课,历史、地理的,都会学一些。”宋德珠的女儿宋丹菊回忆,晚年父亲还能说点英语、法语,跟当年这段学校经历不无关系,“就是有一点,戏校是大锅饭,常年白水熬白菜,吃伤了。父亲毕业后很久,都不爱吃熬白菜”。
入校之初,宋德珠学老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代替同学演了一次武旦,大放光彩,自此转行。老师们都看好他,开始给他“开小灶”,这倒不是说可以吃得好,而是学艺又加码了:上了一天课,别人休息,他被送到老先生那里继续学戏。
对宋德珠来说,那是一种近乎苦行僧式的生活。学戏讲究苦练,越是在天特别冷、特别热的时候,越要练得狠。他练“打出手”特意选在大风天,这样练时虽不好掌握,但日积月累,功底扎实。
宋德珠演出《蝶恋花》
“常常父亲两三点才回来,睡不过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来练功了。”宋丹菊回忆,为了练好跷功,冬天父亲在后院泼水,结冰后,绑上硬跷在冰上练,经常血、肉、汗水把布和腿肚粘在一起。即便如此,第二天一早,还是照旧。
他的一身功夫,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凭着天赋、勤奋,在校期间,宋德珠已经崭露头角。同窗王金璐曾回忆,宋德珠扮相很媚,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表演上,宋德珠“打出手”更是一绝,既稳且帅,入学第三年,就能演许多戏。还经常给程砚秋先生搭戏。
宋德珠(左)指导宋丹菊学戏
不过,宋德珠之成为宋派,始于旅沪演出。著名戏曲作家翁偶虹曾表示,宋德珠组建的颖光京剧社出名后,即受聘于上海黄金大戏院。在那场《金山寺》中,宋德珠的整套“醉花阴”载歌载舞、仪态万千,“只一大刀下场的亮相,硬跷矗立五分钟之久,如玉树生根,纹丝不动,观众亦喝彩五分钟”。
宋德珠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在几十年的生命历程里,他演出了《杨排风》《扈家庄》《战金山》等一批剧目;在艺校教书时,培养了一批人才。这些学生和他的女儿,后来也在继续唱戏、教戏,传承宋派艺术。
1984年,宋德珠因病辞世。临终前,还在医院的病床上为他人讲述表演经验。他常说,自己一生挚爱戏曲,此外,“我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走的时候什么也不带走”。
相关阅读
-
宋德珠的戏曲人生:如何成为京剧武旦挑...
一提“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名字无人不知... -
重庆原创舞剧《杜甫》进京展演受热捧
7月21日、22日晚,重庆市歌舞团大型原创民族舞剧《杜甫》进京参加“... -
第九届“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北京集结...
7月25日,来自4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00余名青少年欢聚北京,参加在... -
互动亲子剧《你是演奏家》将登陆北京
加拿大全场互动亲子剧《你是演奏家》将于8月7日—12日,8月15日—8... -
《延禧攻略》:古装剧如何呈现传统文化...
这些年,古装剧从未脱离观众的视野,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始终伴... -
QDII二季末平均仓位近84%
随着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2018年二季报披露,其布局思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