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快报网 > 要闻 >

主营产品产销量齐增长 中核钛白年内两推员工持股计划

2020-08-26 08:30:37    来源:证券日报

8月24日晚间,中核钛白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38亿元,同比微降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亿元,同比增长14.82%。

同日,中核钛白还披露了年内的第二次员工持股计划,即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计划参加对象总人数预计不超过200人(含),计划自筹资金总额不超过1.8亿元。

主营产品产销量齐增长

2020年上半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国内的钛白粉产量以及出口量依然保持增长。据涂多多数据管理部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钛白总产量为162.19万吨,同比去年增长5%;2020年1月份-5月份累计出口约48.65万吨,同比增长22.19%。

中核钛白的年报数据也显示,公司的主营产品产销量较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产品钛白粉实现营业收入16.24亿元,同比增长0.41%,毛利率为29.90%,同比增长0.53%。截至6月4日,中核钛白及控股子公司正在执行的销售合同共计金额2.47亿元。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公司通过对销售渠道的拓宽,加大出口力度,主营产品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3月份销售量创造了公司历史最高的单月销量。”中核钛白相关负责人表示。

进入下半年,钛白粉行业迎来了旺季行情,需求的恢复让中核钛白在7月13日和8月7日分别上调了产品价格,将国内客户和国际客户出口销售价格共上调1000元/吨和160美元/吨。

中期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近年来,国内钛白粉行业集中度呈提升趋势,行业内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66家降至2018年的41家。2019年国内钛白粉产能CR5达到50%,但对比全球行业产能格局,我国钛白粉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中核钛白主要从事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第一家全套引进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技术的企业。公司依靠金星钛白、和诚钛业和东方钛业三大钛白粉生产基地,粗品年产能已达到33万吨,成品年产能超过40万吨,已位列国内钛白粉行业第二。

建行总行研究院研究员曹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工艺的不断进步,对钛白粉的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钛白粉头部企业的技术门槛和规模效益正在提升。以龙蟒佰利、中核钛白等为代表的二级市场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中核钛白产能占比为8%,属于行业领先企业。在国家严厉的环保政策下,未来落后小产能将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升,位于行业前列的优质企业将进一步受益。”

“未来的3年-5年,预计行业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速,生产企业数量将进一步缩减,最终会形成几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钛白粉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核钛白方面认为。

年内两推员工持股计划

同日,中核钛白披露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核心、骨干员工,本计划参加对象总人数预计不超过200人(含),计划自筹资金总额不超过1.8亿元,不涉及杠杆资金。

据悉,此次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的A股股票。受让回购股票的价格为每股4.24元/股。计划涉及受让股票数量不超过4017.42万股,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2.52%。存续期不超过24个月,锁定期为12个月。

2019年3月22日,中核钛白首次实施回购,2020年1月21日,公司回购股份计划实施完毕。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425%,最高成交价最低成交价分别为4.66元/股和3.85元/股,成交总额为5.01亿元。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次中核钛白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来看,属于典型的员工激励方案,涉及到低价获得股票(4.24元/股,远低于市场价格6.2元/股)和锁定期(12个月)。因此,受激励的员工,就有动力在12个月锁定期内,保证股价不跌破获得股票的成本价,才能获得股权激励的收益。而保证股价上涨的最确定因素,就是努力提升业绩。”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是中核钛白进入2020年第二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2020年7月初,中核钛白推出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彼时,受让股份价格同样为4.24元/股,涉及回购股票数量不超过7797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9%。参加认购的员工总数预计不超过2000人,约占2019年员工总人数的84%,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4亿元。8月17日,上述回购股份均已非交易过户至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专户。

“员工持股计划的人员范围扩大,不仅可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也可以激励公司骨干,促进公司业务发展,提高公司竞争力。”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本报记者 刘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