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健康管理主动意识增强 储蓄型寿险业务受偏爱

2021-06-29 15:42:34    来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年多来,对社会经济、公共健康以及未来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尽管疫情仍在持续,但保险消费者的行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后疫情时代对人身险业务产生了哪些影响?在疫情影响之下,消费者的保险认知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哪些转变?近日,瑞再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中国消费者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和潜在健康风险,更为主动地进行健康管理,这些都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抗疫成果,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复苏。

健康管理主动意识增强

瑞士再保险分别在2020年、2021年对于亚太地区主要市场进行了两轮消费者行为分析,以了解疫情对消费者在健康风险意识、生活方式、保险购买等方面的影响。在整个亚太地区,瑞再研究院发现,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担忧与对健康险的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第一轮调查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高峰期间(4月至6月)进行,覆盖了10个市场,第二轮调查从2021年1月底开始,覆盖了亚太地区1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7000名居民。

调查显示,疫情提升了中国消费者的健康和风险意识,消费者认识到健康保险保障的不足,并重新考虑保险配置的重点。疫情发生一年后,八成以上的中国居民对其家庭未来的财务状况更有信心,在调查中,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未来打算购买保险,较2020年研究反馈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并高于亚太区市场约26个百分点。

在保险产品偏好上,中国消费者对重疾险、医疗险、储蓄型保险和意外险的需求普遍高于亚洲市场的平均水平。其中,重疾险、个人意外险和医疗险被认为保障水平不充足。同时,有半数以上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包括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健康保险是未来首要考虑加强保障的险种,该比例显著高于亚太地区整体水平。

此外,三成以上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储蓄型保险保障存在不足。与亚太地区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认为,寿险和养老保险保障不足的比例明显较低。其中,选择健康险、寿险、养老保险作为优先提升保障的消费者比例均高于消费者认为其保障不足的比例,体现出消费者对于提升以上风险保障具有更高的迫切性,对医疗险和寿险尤其如此,二者之差达10个百分点以上。

由于对健康状况的重视,几乎每一个受访者都表示,他们采取了一些行动来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严格地保持个人卫生,选择健康的饮食,多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增加营养补充剂的摄入量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健康生活方式。

储蓄型寿险业务受偏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险行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然而对于险企而言,面临的变革不仅如此,还包括监管环境的趋严、客户需求的变化、新竞争者的涌现等。其中,消费者是重要的影响力量。在调查中,瑞再研究院发现,中国消费者选择保险产品时,更重视线上可获得性、价格和全面灵活的保障内容。

受访者反馈表明,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为关注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线上化和便捷程度以及保费和保障范围。因此,保险公司应把握疫情后社会风险意识提升的机遇期,提升自身能力,以满足消费者保障需求。

瑞再研究院建议,保险公司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提高数字化程度、满足差异化需求三大能力。2021年储蓄型寿险业务增长幅度将高于保费收入增长水平,行业盈利能力也将有所改善,复苏会更加强劲。

线上化产品更受青睐

具体到保险产品特征的选择偏好和购买决策上,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保障范围的广泛性最为重视。

调查中,41%的受访者将保障范围广列为最为重要的因素,尽管亚太市场普遍对于这一因素颇为重视,但平均水平仅为33%,显著低于中国消费者。相应地,在赔付比例高、保险期限方面,中国消费者的重视程度均小幅低于亚太市场平均水平,同时,仅有17%的中国消费者表现出了对于“固定保费”的偏好性,在亚太12个市场中处于较低区间。

对于保险产品与服务的改善,中国消费者在条款灵活性、定制化健康建议、保费缓缴这几个重点选项上与亚太消费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而言,中国消费者更为认可条款的灵活性(60%)与定制化的健康建议(48%),亚太市场消费者对此两项的重视程度均比中国受访者低10个百分点左右,并且在保费缓缴方面表现出较高热情。相较之下,中国受访者仅有16%对保费缓缴表现出明确的期待。

报告显示,线上化、价格合理以及保障广的保险产品更受青睐。根据受访者反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国内数字化平台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的保险购买决策也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例如,在选择保险产品时,首先关注的产品特征是其线上的可获得性,其次才是价格、保障等,选择以产品线上化特征的消费者比例高达76%,这也与亚太其他地区消费者普遍将价格视为首要影响因素形成明显对比。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储蓄型 寿险业务 保险消费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