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自来水花掉一半收入?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公共卫生管理的城市,来之不易| Worl Health Day世界卫生日|读书第31期

2022-04-07 17:30:04    来源: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4月7日。

知道么?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公共卫生管理的城市,是天津。

(今天的题目,大家会不会以为是上海……)

思宇MedTech从《卫生的现代性》一书中,摘出了几个小故事,带读者看看建国前的天津。

看不起病,寄希望于“斑疹娘娘”“眼光娘娘”的保佑

回到20世纪初,北京协和医院的流行病调查组在河北考察时发现,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不到40岁,年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三十五,婴儿死亡率是惊人的20%,60%的饮用水受到人畜粪便的污染。而当时,相对富饶繁荣的天津市,亦缺失现代化城市公共卫生系统。

19世纪下半叶,天津当时流行过的传染病有72种之多,包括鼠疫、天花、麻疹、猩红热、脑炎等等(当时笼统称之为”杂疫”)。

那时 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每天不到1元, 而看医生的出诊费和 药费 要几元、十几元。 只能望洋兴叹。

那时人们靠的是寺庙和善堂:

1.寺庙。为了让自己和家人保持健康,免于疾病的侵害,天津百姓只能寄希望于宗教迷信,比如“子孙娘娘”,能保佑妇女顺利生产,“斑疹娘娘”能保守孩子不出麻疹和水痘,眼光娘娘能保佑人不得沙眼病,诸如此类。

2.善堂。善堂是由天津富商出面筹办的民间慈善机构,主要收养孤儿和无家可归的穷人和病人。为了劝老百姓接种牛痘,善堂“牛痘局”把接种的部位从上臂三角肌改成了上臂更靠肩膀的地方。这是为了让大家相信,接种牛痘符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因为这个地方靠近主管肾脏和命门的穴位。

英国人用公厕发财,北洋医学堂“卫生救国”

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成为通商口岸。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健康,就让工兵部队指挥中国劳工开始清理驻地周边的环境。 首先把靠近军营的护城河填平了一段,因为污水会导致蚊蝇孳生,带来传染病。

随后,英国人还建立了驻军医院,一开始只接受本国病人,后来也开始接待天津本地的中国病人。 英国人在天津各处修建公厕,但中国市民上厕所需要收费。 公厕虽然解决了内急和卫生问题,也变成了英国人的生财之道。

1888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天津建立了 北洋医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所官办的近代医学专业教育机构。 随着北洋医学堂的建立,天津逐渐变成了近代医学在中国北方传播的中心。一部分接受了西方先进医学知识的医生、知识分子认为, 医学不仅是单纯治病救人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富强的问题。

一些留洋归来的医学家,在天津创办了《卫生杂志》,提出了“卫生救国”的口号。留学美国的公共卫生专家金宝善写文章说, 卫生关系国家之强弱,人民个人之幸福 ,疾病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痛苦和生命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年就是上亿元。

乞丐受雇卫生局;警察管理公共卫生

1902年8月,清政府从列强手中收回了天津。坐镇天津的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建立了 天津市卫生局,功能同时包括救济穷人、传染病防治和城市清洁 。 在卫生局的管制下,染布作坊、农副产品加工厂等 高污染企业,逐渐从天津市区移到了郊区。 袁世凯招募没工作的乞丐,让他们成为卫生局下属的雇员,上街作保洁。

当时的 巡警队伍,除了维持天津的城市治安,还担负起管理公共卫生的责任, 比如监督市民不要乱扔垃圾,抓捕那些走街串巷的、号称能治百病的神棍巫婆,还要检查市面上出售的肉类副食有没有过期;把那些看起来得了传染病的乞丐流浪汉,送进卫生局的医院隔离治疗。

普通中国老百姓的意识里,逐渐形成了“卫生”观念:比如进口的美国棉质内衣,就被叫作 “卫生衣” ,放在衣柜里除菌的樟脑丸,也被叫作 “卫生丸” 。昔日城北那些香火旺盛的寺庙,也逐渐消失,被商业区和住宅区所替代。

实现“喝水自由”

为了提供清洁的饮水(以前是喝河水,很容易被传染疾病),从1901年到20世纪30年代,天津建设了自来水厂、供水管道和下水排污系统。

但当时的自来水价格昂贵,一张买水的水票,可能就要花掉普通天津人每天收入的一小半。

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天津人民才真正实现了清洁用水自由。

关键词: 来之不易 公共卫生管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