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每日消息!通化东宝业绩变脸,暴露行业“提前确定收入”潜规则

2022-08-08 15:50:52    来源:

来源:药智网/头孢


(资料图)

7月14日晚间,通化东宝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增长约102.4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减少约4.96%。

8月4日晚间,通化东宝再发公告,将此前预报的中期业绩进行了修正,修正过后,预计实现11.9亿元,同比增加76.74%,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4.5亿元,同比减上约31.36%。

相隔半月的两次业绩预告,直接造成通化东宝净利润下降了1.73亿元。官网对此给出的理由则是“1054家商业公司和27925家销售终端原供货价与集采实施价格之间的差额”。

但对于上述理由,显然投资者并不买账,更有人表示,无论通化东宝此举有涉嫌”粉饰年报”嫌疑,此次公告都已经暴露了,其过程中或许存在“提前确定收入”的行为,更有可能因此牵扯出整个行业对该行为的放纵态度。

合法与不合法之间的“提前确定收入”

“提前确定收入”作为操纵营收的常见手段之一,其本质上与虚构收入等不法行为还是有所不同,更多是一种介于合法与不合法的灰色地带,较为普遍的存在于行业,类似于潜规则。

但既然是灰色地带,那肯定是不可能摆在台面上来讲,至少“提前确定收入”的行为肯定是明显违反了《会计法》要求。或许如果在没人追究的情况下,自然也相安无事,但一旦有人追究且引起了证监会注意,那么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是“悲剧收场”。

而从总体看来,判断“提前确定收入”是否具备风险,主要还是要从其“目的性”上考虑,同时过程中是否涉及损害到了他人利益。最简单的例子就是,ST企业为保壳以提前确定收入粉饰财报进行最后挣扎,这样的情况,大概率会被证监会直接宣布退市;再者针对本次事件,过程中是否有投资者因通化东宝两次年报业绩,而造成经济损失?是否对竞争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就成为了关键。

回想在医药行业中关于“提前确认收入”最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那肯定当属2019年5月九洲通会回复交易所年报问询过程中,牵扯出东阿阿胶违规确认收入的相关质疑。当时也是由于运输过程中两者确认时间节点不同所导致,2018年12月31日24:00时这一时点上,东阿阿胶至少2.2亿元的货品已经发出,在还未得到九州通验收的情况,就已经纳入了当期收入。

东阿阿胶也因此被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印象大打折扣。

两个事件从本质上就具有极强的相似性,不同的是,通化东宝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其本次事件过程中表现的内容,让人看出了其“提前确定收入”的不当行为,还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在我们看不到的更多的行业内部,需要“前确定收入”已经是他们粉饰业绩最基本的手段,是普遍的,是公认的,是他们根本不介意的。

冒险粉饰业绩的动机,皆因“集采”?

且不论通化东宝为何选择业绩变脸,如果真如某些阴谋主义者而言,通化东宝真的是有意用集采前后价格差来粉饰业绩,那么通化东宝为何要冒险如此就是关键。

纵观整个事件,最大的可能就是胰岛素集采对通化东宝的业绩影响超出了其想象。

至少,全国胰岛素集采全面落地后以来,首份相关产业预告,当时就将甘李“钉”在了跌停板。而通化东宝扣除出售厦门特宝生物的部分股份带来的投资收益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净利润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说,通化东宝在胰岛素集采过程中并未选择如甘李药业一般不惜代价的降价,整体情况相对还算温和,平均降价41.2%,但更多的问题在于集采之后2代与3代胰岛素间的价格差距已经很小,而对于本就以2代胰岛素为主要营收手段的通化东宝(通化东宝2021年年报中,二代胰岛素占公司总收入的74.02%。三代胰岛素仅占营收的12%),未来更是可能面临既无市场也无价格优势的尴尬局面。

看似甘李药业净利润跌幅近200%,而相对的通化东宝财务数据却要好很多,可殊不知后者真正的风险其实根本不在当下,而集采对通化东宝的影响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大,担忧,对未来的无尽担忧,或许才是通化东宝此举的核心动机吧。(推荐阅读:仅上市两年便出现亏损,甘李药业不灵了?)

关键词: 通化东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