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浙商银行风波中换将 新行长徐仁艳负压上任

2018-05-02 16:52:37    来源: 北京日报|0

刘晓春上任前的2014年底,该行资产规模为6699亿元,三年后增长为1.54万亿元,翻了一番还要多;浙商银行分支机构也从2014年底的129家增长到2017年底的213家。

时代周报记者 曾令俊 实习生 伍远英 发自广州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浙商银行公告,证监会已于4月24日作出批复,同意恢复对浙商银行A股发行上市申请的审查。

就在一周前,浙商银行宣布换帅。4月18日晚间,浙商银行公告称,59岁的该行行长刘晓春因工作变动而辞任在浙商银行的职务。与此同时,该行董事会通过决议,委任徐仁艳为行长。徐仁艳曾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副行长。此时的浙商银行,仍处在与宝能的旧账被翻出、连续收到监管罚单等诸多风波中。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在浙商银行将近4年的时间里,刘晓春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推动该行上市;二是资产规模翻了一倍多。该行2017年底资产规模为1.54万亿元,比他刚上任时增加了近9000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在股份制银行行长里,刘晓春风格较为特别,敢于在报纸上撰写专栏文章,揭露行业的一些内幕,并且不遗余力地为浙商银行宣传。

刘晓春的成绩单

2014年8月,刘晓春空降至浙商银行任行长。此前,他在农行系统工作多年,时任农行香港分行行长,还曾担任农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

在香港和浙江金融市场都有工作经验的刘晓春,在当时被认为是推动浙商银行H股上市的合适人选。在刘晓春上任一年半后,2016年3月30日,浙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浙商银行是中国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

对比上一任行长龚方乐用十年将浙商银行打造成总资产近6000亿元的股份制银行,刘晓春在任期内,使浙商银行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

刘晓春上任前的2014年底,该行资产规模为6699亿元,三年后增长为1.54万亿元,翻了一番还要多;浙商银行分支机构也从2014年底的129家增长到2017年底的213家。

具体来看该行的资产规模变化历程,2015年浙商银行资产规模暴增54%,总资产跨入万亿的行列;2016年规模增速放缓至31%。截至2017年末,浙商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15367.52万亿元,规模增速减缓至13%。

“由于金融强监管,同业业务等受到限制,很多银行去年都主动缩表或者放缓增长速度,这对银行来说不是坏事,可以放缓脚步审视自身业务的合规性。”一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刘晓春上任的前两个完整会计年度里,浙商银行的净利润实现迅猛式增长,但去年增速回落明显。浙商银行2017年净利润增速由两位数锐减至个位数,年内实现净利润109.73亿元,增长8.07%。而在过去的2015年和2016年,浙商银行实现净利同比猛增38%和44%。

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一个后遗症是不良率提高。2012-2016年的五年时间里,浙商银行不良率呈现连年走高态势,不良率分别为0.46%、0.64%、0.88%、1.23%、1.33%。2017年出现回落,去年该行不良贷款率1.15%,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是近年来首次下降。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刘晓春最后一次以浙商银行行长的身份出席公开活动是4月10日。4月10日,浙商银行第一家境外分行—香港分行正式开业,标志着该行海外战略布局起步。刘晓春在谈及如何打造自身竞争优势时表示,“我们对内地优质贸易企业、‘走出去’企业及其上下游和完整供应链有很深的了解,将在香港细分市场寻找客户群,提供更符合企业需求的跨境金融服务”。

4月13日,刘晓春以浙商银行行长身份发表了一篇题为《千方百计放贷款(上): 奇葩的抵质押物》的文章。刘晓春在文章中谈到了千奇百怪的抵押物、质押物,以及银行为了赚钱如何突破制度限制去放贷款。

“刘晓春揭露的都是行业内的一些潜规则,在对公业务领域这些都见怪不怪,各种千奇百怪的抵押物都有。”有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抵押物非常有讲究,很多客户都隐瞒里面的真实情况,相对来说银行的抵押物相比非银来说还是好很多。”一国有AMC广东分公司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在卸任浙商银行行长之后,4月26日,刘晓春又发表了题为《千方百计放贷款(下):风控觅新途》的文章。他提到,担保、抵押,并非银行发放贷款的必要充分条件;反过来,也不是有了担保、抵押,就一定能获得银行贷款。银行对一个客户放与不放贷款,无形中起到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内控风险不断暴露

刘晓春的接任者是徐仁艳。他早在2004年浙商银行成立初期就加入其中,也算是浙商银行“开行老臣”,曾经先后担任浙商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

从履历看,徐仁艳从业经验丰富。早在1985年,徐仁艳就已经在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会计处工作,2002年担任人民银行杭州中心党委委员,在银行业的工作经验已有30多年。

新行长上任后,内控问题的不断暴露和回归A股的压力交织,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浙商银行近年的业务拓展,除了使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也逐渐暴露出银行的内控风险。

近来浙商银行各分行还因违规操作,接连不断收到罚单。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浙商银行已接到6张罚单(含2017年底未公布处罚结果的),合计被罚金额为171万元,被罚理由包括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向融资企业转嫁成本、违法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

“银行在做大资产规模的同时,肯定会有很多的后遗症,这就需要银行加强对自身内部的监控。在现有的监管压力下,应该把风控放在首位。”上述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人士说道。

除了应对内控风险,徐仁艳目前面对的首要大事是浙商银行回归A股,以及与资产规模扩大相伴而来的是资本压力。

为了缓解资本压力,浙商银行在上市一年后就宣布了回归A股的计划。据证监会网站消息,浙商银行于2017年11月2日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发行不超过44.9亿股。

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浙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跌破9%,较上年大幅下降近1个百分点,只有8.29%。2015年,浙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5%,2016年这一指标下滑至9.28%。

为了补充资本金,浙商银行启动了一般性授权配售H股。3月23日,该行发布公告表示,拟配售7.59亿股新H股,配售价为每股H股4.8港元。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预计约为36.15亿港元,拟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浙商银行的H股配售恰逢回A审查之际,2018年1月16日,该行向证监会申请A股中止发行审查。4月3日,浙商银行在公告中解释了中止审查的原因,即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发行人发行其他证券品种导致审核程序冲突时,应就A股首次公开发行提交中止审查申请。

浙商银行称,该行和保荐机构已于2018年4月2日向证监会报送了关于恢复A股发行审查的申请。4月24日,证监会作出批复,同意恢复对浙商银行A股发行上市申请的审查。该行将按计划继续推进A股发行上市相关工作。

关键词: 负压 行长 风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