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京东互保”PK“相互保” 创新与挑战并存

2018-11-15 14:48:10    来源:证券日报|0

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刚与支付宝联手推出“相互保”不到一个月,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又与京东金融合作低调推出“京东互保”,相互保险公司纷纷与互联网巨头联手,创新健康险发展模式。业界对此关注度颇高,赞赏的声音、质疑的声音皆有,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保险监管部门对这种新模式创新也高度关注,正在对此进行调研。下一步,相互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巨头联手创新的路将走向何方,持续牵动着众人的目光。

“京东互保”PK“相互保”

11月13日,“京东互保·重大疾病相互保险计划”开始低调内测。截至当日晚9点半,《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有2133人加入该计划。与此同时,推出近1个月的“相互保”也已经有1817.6万人加入了该计划。

同样是相互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巨头联手打造的健康险产品,业界人士自然将“京东互保”与“相互保”进行比较。二者背后都有保险公司承保,而在产品的具体形态上,二者有同有异。

具体而言,“相互保”的保障额度分为两等,30天-39周岁为30万元,40岁-59周岁为10万元;“京东互保”30天-40周岁为30万元,41岁-50周岁为20万元,51岁-60周岁为10万元,61岁-70周岁为5万元。

从保障的疾病种类来看,二者都是100种,等待期皆为90天,服务费皆为10%。同时,“京东互保”可保30种轻症,保额最高3万元。从保险期间来看,“相互保”在理赔前未发生退保则持续有效,“京东互保”的期限为1年,可续保。从保费分摊来看,“相互保”单个理赔案例的金额不超过0.1元,而“京东互保”则按年龄段设定每年分摊保费的上限。从加入门槛来看,“相互保”要求芝麻分在650以上,无需提前缴费,“京东互保”则是30天-50周岁9元,51岁-70周岁99元。

业内人士认为,从保障额度来看,“相互保”对年龄段较大、保障需求更强的人群做了较多考虑,对这一类人群的实用性更强。

另外,从费用分摊来看,二者也有所不同。从“相互保”的设计机制来看,出险者的保障费用分摊皆来自成员自身,保险公司不承担风险责任,因此,其长期情况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持续运营情况。

“京东互保”则设定了不同年龄段的成员年度费用分摊上限,如果理赔额度超出了成员分摊上限,剩余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因此,这一产品的可持续性则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产品本身的持续运营情况,二是保险公司在该产品上的运营情况。

创新与挑战并存

无论是与普通互联网平台的众筹互助相比,还是与传统的重疾险相比,“相互保”和“京东互保”无疑都有其巨大的创新之处。不过,业内分析人士也指出,这种创新同时还面临着自身运营机制和政策方面的两大风险。

“相互保”和“京东互保”的背后都有保险公司的运作,且引入区块链等技术,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更加可靠。同时,与传统的重疾险相比,由于这种互助模式本着普惠原则,投保门槛更低,让有需求的人更容易获得保障。

业内人士指出,从运营机制上看,无论是“相互保”背后的信美相互还是“京东互保”背后的众惠相互,其都很难单纯从产品运营上盈利。“相互保”无需提前缴费,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没有保费收入的投资收益,“京东互保”设置了成员的年度分摊上限,就意味着如果赔付超额,保险公司需要承担终端赔付责任。

那么,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平台为何热衷于开发此类产品,且以低门槛的方式短期就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打响相互保险的名气,体现相互保险制度的优越性;二是普及保险理念,吸引保险流量,再推进市场转化,为其他产品的推广销售铺路。据支付宝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相互保”用户中,有62.5%的人表示此前没买过商业健康保障,这就给其他保险产品留下了很大的空间。目前,已经有一些其他保险产品在“相互保”页面开设了入口,也是希望形成流量带动。

在对创新的肯定之外,业界也有一些质疑和担心的声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门槛设置低,逆选择风险高,给此类产品的持续运营增加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这种创新是否符合监管要求,是否有政策风险,也尚待观察。在产品详情中,“相互保”对这两项风险也有提及,当成员数少于330万或者受政策影响,该计划就可能终止。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保险监管部门对这种新模式创新也高度关注,正在对此进行调研,目前尚未给出明确的监管意见。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运作模式容易让人形成一种保险都是“低保费、高保障”的印象,消费者对保费较高的保险的接受度降低。

当相互保险公司纷纷牵手互联网巨头,还将产生哪些创新,引发哪些热议,其后续发展又将如何?种种疑问,尚待时间慢慢给出答案。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