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相互宝接棒相互保 “互联网+”保险值得尝试

2018-11-30 11:31:57    来源:证券时报|0

令人耳目一新,给行业带来类似余额宝级别震撼的“相互保”,上线一个月即突破2000万人加入,这在传统保险是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成绩。但其目前遇到了诞生以来的第一个“坎”,根据相互保管理人——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的声明,因为监管原因,信美人寿将不再以相互保的名义继续销售其团体重症疾病保险。重新定位为网络互助计划后,蚂蚁金服将接手相互保,并宣布即日起将其升级为“相互宝”。互助申请案件的核查工作将由蚂蚁金服来负责,并将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公估机构调查处理。

细观察,相互宝除了名称带来的升级,还有不少根据相互保用户反映的痛点而带来的新变化,主要有三:一是相互保虽然加入零费用,但需要分摊的费用在此前未设上限,升级后明年该笔费用将封顶至188元,全年如有多出部分全部由蚂蚁金服承担。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加入相互宝的用户,不管是从相互保升级过来,还是新加入,在2019年1月31日之前涉及的费用分摊都将由蚂蚁金服承担,用户无需出钱。二是产品升级后,相互宝管理费降至保障金额的8%,比相互保低两个百分点,要知道之前10%的管理费已远低于传统保险利润水准。三是在成团条件方面,不再以330万人为限制条件,升级后的成团用户数低于330万人依然有保障。

之前的相互保作为互助共济型健康保障服务,能够迅速引爆保险市场,参保人数呈现几何级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惊吓”级的公道:芝麻信用分650分及以上的用户0元入保,在他人患病时才参与费用分摊,但单一出险案件,每个用户分摊金额不会超过1毛钱,没看错,是掉地上也懒得弯腰捡的一毛钱。美中不足的是额度有限,以40周岁为分界线,分30万与10万的保障额度,但是相对比0元的门槛,单笔出险时一毛钱的“慈善”级付出,瑕不掩瑜。从相互宝的现有规则来看,秉承了这一核心要素,“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互助模式本就是保险的本源。所谓保险,实为保障,遵守契约精神,按照实际损失来分摊,而非预先按照概率来付保费,更贴近保险本义。

同时,不论相互保还是相互宝,均可以视为一款介于赠送险到商业险的中间型产品,既能普惠大众,又能培育用户,对现有的基础健康保障形成有益补充。是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运营效率,让大病健康保障惠及更多人,蚂蚁金服的加入更是在这一点上轻车熟路。而相比传统投保方式,操作更是令人发指的简洁,只需寥寥几步:打开支付宝,查看自己的芝麻信用分,找到相互宝入口,点击签约即可,整个用时不会超过三分钟。

作为客户,总是希望花最少的成本换来最大的保障,而保险公司总希望花最少的成本换来最大的利润。这就使得人们对保险公司仍然多是“有罪推定”在先,生怕“入坑”。加上内地保险长久以来营销手段良莠不齐,不少营销行为口碑不彰,极易催生客户从“不喜欢营销行为”滑向“不喜欢保险产品本身”。虽然近些年来,这一现状有所改善,保险业内也早已经觉察到了此前种种不堪,一些产品线上的变革可以体会到其自身的努力,包括奇葩的“中秋赏月险”、“雇员忠诚险”、平安夜 “怀孕险”等险种。但仅靠这些可能还是偏于倾向炒作来赢得关注,而口碑并非一日屹立,流量也并不是想来就来,尤其是那些本来对保险素有成见,刻意保持距离的客户。相互宝此刻可以算一个适当的中间产品,可供对保险的性价比举棋不定,游离在两可之间的客户选择。并且在蚂蚁金服的参与下,相互宝未来有着无尽的可能性,这点可能更为关键。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