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个人贷款保证险频曝高赔付 “T+2刚兑”是祸首

2018-12-17 14:35:04    来源:证券时报|0

已有保险公司开始品尝到网贷(P2P)爆雷风险的苦果。近日,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被曝今年出现赔付率激增的情况。不过,证券时报记者调查获悉,信保业务的确有品质下降的问题,但赔付激增并非该业务的行业普遍情况。

除出口信用保证保险外,目前保险公司开展的主要有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等,目前被曝出现高赔付的主要是小额贷款保证保险。

一位熟悉信保业务的财险人士称,保险公司与互金平台合作,实行的是T+2刚性兑付,即逾期第二天就要刚兑;而银行则要求的是T+80或T+90。这就造成了两种方式下的不同风险暴露。“资产处置周期长的话,基本能处置掉资产,但是2天的时间很难处置资产。”该人士表示。

这成为信用环境收紧、客户流动性受到影响之外的一大诱因。

信用保证险赔付上升

长安责任保险与互金平台合作的业务,近日被曝出现赔付明显增多的情况。长安责任保险称,自2015年起,开展个人房抵贷、个人车抵贷融资和汽车消费分期融资等保证保险业务,2018年以来,在去杠杆等金融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社会融资的信用明显紧缩,公司的部分客户现金流受到影响,逾期还款有所上升。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长安责任保险的信保业务为与P2P平台等渠道商合作,是服务个人车抵贷、房抵贷等的保证保险,保的是借款人和出资人利益,并非为P2P平台兜底。该业务盈利最高时,一年净利有近4亿元。

一位险企精算人士亦告诉记者,今年信用保证保险的赔付情况的确比往年上升,主要是涉及第三方平台的保证保险。

记者了解到,平台相关的个人信贷类保证保险赔付上升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在个人消费类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中,车抵贷、房抵贷类的额度较大。二是长安因为与P2P平台等渠道商合作,涉及渠道商的流动性垫付风险,而这一风险爆发在今年体现得较明显。

一位熟悉信保业务的财险人士称,保险公司与互金平台合作,实行的是T+2刚性兑付,即逾期第二天就要刚兑;而银行则要求的是T+80或T+90。这就造成了两种方式下的不同风险暴露。

有更长宽容期的话,客户有更大可能性实现资产盘活和还款。“资产处置周期长的话,基本能处置掉资产,但是2天的时间很难处置资产。”该人士表示,通过渠道商做的信保业务,之前的业务还款,有时不是客户自己出的钱,而是渠道商垫的钱,现在渠道商不想垫了。这是之前被掩盖的一些情况。

渠道商不愿意再垫款的原因,一是因为去年以来的严监管,加之今年上半年信用环境紧缩影响,互金平台等渠道商不景气、流动性吃紧;二是2017年7月出台并施行的信用保险业务监管新规,将险企开展这一业务的上限定为自身净资产的10倍,而此前业务超限的险企对信保业务“踩急刹车”,降低了渠道商垫款及客户还款意愿。

“保险公司跟渠道商合作的,渠道商在一定情况下会应对一些流动性风险。但是险企你明天不给客户继续做担保保障了,企业没法‘还旧借新’了,明天都没了,渠道商凭什么给你扛流动性?何况他们自己的状况都恶化了。”上述信保业务人士称。

不过,在他看来,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对于信保业务而言,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风险。爆发了流动性风险的信保业务,客户还款和资产处置存在周期,在追偿或抵押物处置后,保险公司的实际损失会降低。

“目前公司上述保证保险业务的存量风险已经大幅下降至期初的十分之一以下,风险基本释放。”长安责任保险方面称。现阶段,该险企处置抵押物及追偿的工作量巨大。

三种模式业绩迥异

保证保险是险企经营风险较高、最考验险企风控能力的险种之一,往往一单赔案就需要好几年来消化。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保证保险踩雷就是浙商保险承保的侨兴私募债遭遇违约。由于赔付侨兴债等原因,浙商财险经营情况由2015年的盈利转为2016年亏损6.49亿元。

不过,由于保证保险的盈利空间大,近年来开展保证保险的公司并不少。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了2017年财险公司经营信用保证保险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信用保证保险至少进入了15家财险公司年保费收入的前五强,但是仅有7家实现了承保盈利。信用保证保险实现承保盈利的公司中,仅有平安产险一家利润额超过亿元,为13.79亿元。其余6家公司盈利额均未破亿。而经营该险种出现亏损的企业中有四家公司亏损额过亿元。

记者了解到,贷款保证保险作为信保业务近年增长较快的一类,按承保对象和合作方不同,大致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与银行合作的小额消费信贷的保证保险,业界称为“小消”模式;第二种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保证保险,也多与银行合作;第三种则介于两者之间,是与P2P平台等渠道商合作的个人贷款保证险业务。

在今年信用收紧的环境中,第二类和第三类业务都受到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上述长安责任保险即是第三类。而第二类针对小微企业开展的信保业务,受到今年信用环境收紧的影响,品质也有所下降。

记者从业内获悉的一个案例显示,某财险公司针对某类型企业开发了贷款保证保险,由银行负责向符合中小企业贷款要求的企业提供融资,同时由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证保险,即该企业逾期偿还贷款的,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同时基于风险控制考虑由第三方公司向保险公司提供担保举措或质押,在一年多经营期间收取保费120万元,扣除担保或质押后实际赔付损失1484万元。

“造成贷款保证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造成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再加上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国情下,保险公司无法对企业信息进行准确承保前风险评估,仅仅依靠银行贷前资质调查无法管控业务品质,进一步加剧了赔付率高企。”一家中小财险公司中层管理者认为。

但与之相对,“小消”业务今年受到的影响并不显著。记者从一家做“小消”业务的财险公司了解到,2018年信保业务也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其产险信保事业部盈利预计可达4.7亿,此前两年的盈利分别为2016年1.4亿元,2017年盈利2.1亿元。

另外,平安产险数据显示,保证保险今年上半年的规模和承保利润都实现了不小的增长。该业务保费由去年上半年的95.15亿元提升至161.61亿元,承保利润由4.46亿元增至10.90亿元,实现翻倍。尽管其上半年赔付支出由2017年上半年的34.77亿元增至60.15亿元,但这一业务的综合成本率从91.5%降至87.5%,实现了4个百分点的下降。

“个人小额分散的这种业务跟经济下行、信用紧缩有关系,但没那么大。客户的贷款金额在5万到10万之间,不还钱的可能性比较小。”上述熟悉信保业务人士称。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