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保费收入淡季不淡 上市险企发出基本面逆转强信号

2018-12-20 11:14:59    来源:上海证券报|0

每年的11月和12月,通常是保险行业的销售淡季。在这段时间里,保险公司会专注于为来年“开门红”做准备。然而,从今年上市保险公司交出的11月保费成绩单来看,别有一番新景象。

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今年11月平安人寿、太保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保费收入有了明显改善。淡季不淡的背后,是对“国内寿险行业保费回暖迹象愈发明朗”的进一步印证。

淡季不淡背后的逻辑

“寿险业保费收入逐月改善”的预期获得印证,这从占据行业一半以上份额的上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的月度保费收入公告中可窥一二,尤以最新出炉的11月保费数据为甚。

4家上市保险公司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平安人寿、太保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累计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15%、4%、12%。其中,11月单月,这4家险企的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21%、25%、-2%、15%。

主流投行人士分析认为,除去年同期保费基数较低这个因素之外,今年11月保费端明显改善还有保障型险种保费呈现同比高增速这个原因。

若将时间周期拉长来看,寿险业基本面持续回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衡量寿险业内含价值的重要指标“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也正迎来明显的拐点。

中国平安连续在保费公告中披露了个险新单的成绩。1月至11月,平安人寿的个险新单保费为1413亿元,同比下滑0.8%,但降幅较1月至10月披露的1.8%进一步收窄。若从单月看,平安人寿的个险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自10月开始便由负转正,且已恢复两位数增长。而据投行草根调研数据显示,其余3家上市保险公司的个险期缴新单保费收入也同步大幅改善。

市场对险企经营“淡季不淡”的背后逻辑很是好奇。记者从市场一线了解到,多因素合力助推上市保险公司四季度保费持续改善。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助推因素是,包括上市保险公司在内的大部分寿险公司的销售队伍、渠道,以及客户对于新政策、新产品进一步适应之后,保费收入开始重新进入增长轨道。

调整战略的成效十分明显。7月以来,不管是原保费收入还是个险新单保费收入,均较半年报时有明显改善,寿险业务的质与量普现回暖势头。“战略调整叠加基数较低,共同促进上市保险公司保费基本面持续改善。”一家主流投行的分析人士表示。

机构相继“埋伏”保险股

淡季不淡的逆势成绩单能否延续?这是投资者眼下最关心的问题。

有不少市场观点认为,上市保险公司的基本面将持续改善,有望推动价值进一步朝既定目标靠拢。此外,准备金释放将提振利润表现,预计今年全年上市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将超过半年报。

就全年来看,得益于健康险销售的稳中求进、去年四季度保费基数较低、四季度上市保险公司在费用投入和“加佣金”策略上的持续,叠加翘尾因素,有望共同推动上市保险公司负债端大幅改善,新单回暖趋势将延续。预计四季度健康险高速增长,将带动价值稳步提升。

一边是保费增速回暖迹象愈发明朗,另一边却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加上对行业利润水平因准备金释放等原因同比增长的一致预期,主流投行人士纷纷看好保险板块当前较优的估值性价比,以及这一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最近再次重申保险股在四季度的配置价值。

这些投行分析认为,上市保险公司当前估值处于舒适位置,且在负债端大幅改善、资产端企稳的背景下,保险板块修复空间较大。当前明显回暖的保费数据与当前保险股估值的组合并不合理,存在预期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意味着保险板块的估值提升空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嗅觉灵敏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对保险股着手布局。一家大型机构的股票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近期市场较为低迷,因此主打防御战,保险板块是优质的防御型品种。在目前业绩确定性的行业并不多的情况下,保费基本面持续回暖的保险板块相对吸引力凸显。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