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如何让结构单一的健康险更健康?

2019-03-05 15:22:59    来源:国际金融报|0

“恭喜发财,长命百岁……”两个拜年常用词折射出了国人的两大关心点:一是钱袋子;二是健康。健康保险产品就恰好对应着这两个点。

不过,健康险既非保健康,亦不可让钱袋子增值,最大的作用在于解决后顾之忧。在被保险人身体出现状况时,由保险人向其支付保险金的人身保险,支付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用、收入损失、丧葬费及遗属生活费等。

健康险“蓝海”之势已是老生常谈,在寿险行业增速下行之时,健康险业务2018年仍实现保费收入5448亿元,同比增长24%。但其生态格局上仍有不少缺乏,记者就自己观察浅谈几点。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家住浙江互为邻居的俞女士与杨先生都在为同样的事情烦恼:老人的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这一摔没想到那么严重。自从那年过年期间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母亲的状况就一直不好,只能在床上生活,我们兄妹几个轮流照顾,但时常照顾不周,白天工作晚上又睡不好。”俞女士对记者说道。

而杨先生家里则是父亲的意识逐渐不清。他表示,“时时刻刻总是吊着心,担心他的去向或安危,想找专人或者机构,一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专业的护理机构,二是好的机构又费用太高,难以负担。”

的确,“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已成为了不少家庭的难题,老人心理落差大、晚辈丧失正常生活、经济压力增大,生活一下子感到透不过气。而一些有失能人士的家庭由于护理需要选择长期住院,造成医疗资源的消耗与家庭负担。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000万人,而众所周知的是,随着老龄化的逐渐加重,这一情况只会更加严峻。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耀垠曾指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使失能老人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活独立和人格尊严,也可以缓解老年人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照料压力。

健康保险结构单一

但从供给端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疾病保险和医疗险是健康险两类主要的产品,护理保险、失能保险供给严重不足。2018年上半年,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健康险备案分类情况来看,医疗险占54.7%,重疾险占28.7%,而护理、失能险相加才占16.6%。

而财险公司的定期健康险中失能、护理险状况就更加“珍稀”。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财险行业有70家公司提供1213款短期健康险主险产品。其中,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占比分别为63%和33%,即失能、护理险仅占4%。

失能保险和长期护理发展非常缓慢与供给端、消费端、政策层面都有很大的关系。

从保险公司来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保险的市场需求其实已经大大提高,但保险创新速度、专业险种的分化却有点跟不上。此外,平安健康保险的王剑(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对保险公司的实力要求很高,资源整合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能提供此类产品的公司并不占多数。财险公司里,目前只有人保、天安、阳光、大地等十来家公司提供相关产品。

消费者的意识也是造成这一险种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实际需求远低于潜在需求,哪怕在业内的关注也甚少。“我不太懂,是不是过于小众了?”当记者问起时,一家互联网险企的内部人员也略显茫然,表示对此类保险关注甚少。意识不到需求不代表没有需求,该人士随后表示,“现在生育率下降,老龄化情况加剧,‘421家庭’如果能有护理险作为有效补充,可以为家庭减轻一定的负担”。

此外受传统文化影响,照顾家人有时候讲究一个“亲力亲为”,实际上护理工作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提供,第三方机构服务占比极低。“我觉得推广普及,文化基因也是一个现实的障碍,特别老人的理念觉得你给他请护工,还不孝顺。此外,可能有些长期寿险会有一些附加的责任条款会包含该类项目。”上述人士对记者分析道。

从政策层面上看,以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力度不够,但也在逐步的推广中。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指导意见,在青岛、上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建立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2018年,试点城市之外的地区也开始引入长期护理险。

不可否认,相关保险制度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缺失、筹资、责任界定、失能等级标准制定等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终身重疾险性价比走低

随着产品责任越来越复杂,重疾险整体上性价比有走低的趋势。

2018年中国健康险产品测评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虽然从保障范围上看,产品保障功能越来越多,能够满足消费者各式各样的需求,但保费的增长大于责任的增长,导致产品性价比走低;基于不同的保障期限,在同等条件下,保至终身的纯重疾险保费普遍比保至70周岁高出大约50%,主要是因为被保险人在70岁以后,重疾发生率上升非常快,导致保险的成本也快速递增。

另外,报告显示,从保障的时间维度看,定期型健康险整体性价比普遍高于更长期限的产品,终身型产品整体性价比不如定期型产品。

大童保险服务销售理财师江浩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定期重疾低保费确实是其特色亮点。定期纯重疾险的保费肯定比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要便宜,一方面定期只保障到一定期间,时间过了保险就自动终止。另外如果非合同内疾病导致的身故,保险也不赔付,有些产品是赔现金价值有些是退保费,这样对于家属来说可能会有纠纷。而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是一份确定能拿回保额的保险,对家人留下的隐患比较少。”

他补充道,重疾险主要先考虑保额再考虑保费,根据个人情况,在合理的预算下,先确保足够的保障额度,然后权衡时间长短。身故责任视预算情况决定,生存返还责任偏储蓄性质,无足够预算不建议考虑,对于经济能力过得去的人可以买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一方面有一份保障,另一方面相当于自己的强制储蓄。而对于经济能力比较拮据或者不想花太多保费又想有保障的人来说,定期重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江浩鑫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新的理财、保险观念,叫做“买定投余”,即“只买定期保险,剩余的资金去投资”。

“买定投余”就是购买定期的寿险及定期的重大疾病保险,相比于投保终身的寿险和终身的重大疾病保险而言,定期的保险保费要便宜不少,这样就可以把节省下的这部分金额用于投资,赚取的利益最终回报要大于终身险的保障金额。

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大部分人。他介绍道,“崇尚买定投余,这种模式其实也可以,但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对自律性、投资能力、投资风险、投资心态都有比较大的要求。非常有毅力、心态也很好并且投资能力很强的人可以,缺乏其中一个,都不太适合。”

亏损严重或短期现象

财险公司只能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这是财险公司在健康险领域的天然短板,另承保亏损严重也使保险公司只能“单腿走路”。

保费规模不断上涨,但2018年健康险业务承保则亏损了20.38亿元,同比减亏7.42亿元,只有人保、大地、阳光、国寿财等17家公司实现承保盈利。

相对于传统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互联网险企的入场也使健康保险的处境有所不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财险行业健康险产品数量前十里有三家都是专业互联网险企,众安在线排名第一。

保险公司在理赔报告或向消费者宣传时,往往喜欢以理赔时效、理赔率吸引消费者,究其根本,健康险居高不下的综合赔付率即为亏损的症结。财险行业整体赔付率接近90%,业务规模前十家公司中有四家综合赔付率超过100%。

不过,这也可能是短期性的现象。众安在线相关人士在与记者交谈中介绍道,目前公司的确在自己贴钱吸引消费者,先在市场中占据份额,在消费者中留下品牌记忆,并且公司不仅卖保险还专攻技术输出,所以目前的亏损也是公司的战略打法之一。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