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重疾险价值贡献优异 规模占比逐年提升

2021-04-20 14:50:12    来源:

2021年,保险业最大的变动就是“重疾新规”的实施,重疾定义由旧定义转为新定义。2月1日新规落地后,市场上的新定义重疾险迅速丰富起来。

为应对重疾新规,各家保险公司逐步推动符合新定义的重疾险产品上市。截至目前,已经有超30家保险公司逾百款新产品上市,新产品整体呈现大公司降价、中小公司涨价的态势,产品供给呈现多样化、差异化。

各家险企产品策略及竞争力如何?哪些险企将受益于重疾新规呢?近期,开源证券非银金融团队发布深度报告《新定义引发产品策略切换,差异化保障服务成关键——新定义下重疾产品研究深度报告》,为您全面解读重疾新规发布后不同险企的产品策略及竞争优势。

重疾险价值贡献优异,规模占比逐年提升

2019年重疾险规模超4100亿元,仍存较大空间。2020年我国人身险原保费收入超3.3万亿元,其中健康险保费8173亿元,占比24.5%,近十年年化复合增长率25.4%,高于人身险的10.9%接近15pct,健康风险保障需求得到不断释放。此外,根据银保监会披露,2019年重疾险规模达到4107亿元,占2019年人身险保费收入13.3%、占健康险保费收入58.1%。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自2007年至2018年,重大疾病保险已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过3000款产品,累计承保近2亿人次,累计赔付约18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过1000亿元,目前重疾险在健康险业务总保费中占比近60%。考虑到当前居民疾病风险保障缺口、疫情影响与互联网医疗险带来的保险意识提升,预计重疾险市场仍存一定空间。

健康险保费占人身险比例逐年提高

上市险企发力长期健康险,保费占比逐年提升。我们将上市险企披露的健康险首年期交及续期保费业务记作长期健康险,且将其视为重疾险保费的代理(长期医疗险于2019年12月份逐步上线,占比较低),长期健康险占比最高为新华保险34.9%(2019A),其次为中国太保20.7%(2019A)。整体看,各家上市险企长期健康险保费占比均有所上行,预计在“保险姓保,回归保障本源”的大背景下,长期健康险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长期健康险保费占比新华保险最高

注:除中国平安使用2020年数据外,其余公司使用2019年数据

长期保障型产品新业务价值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产品。长期保障型产品由于其缴费期长、利源主要为更加稳定的费差及死差,新业务价值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产品,同规模下的新业务保费将带来更多的新业务价值。长期保障型产品中,重疾险占据多数,所以提升重疾险销售规模将提高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率指标并在未来年度带来更多的稳定利润来源。

长期保障型产品新单价值率最高

注:长期保障型产品含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疾病险、长期意外险等

长期保障型产品死差、费差等其他差占比71.5%

注: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包含长期保障型产品

定义更新带动产品策略切换,分析产品有助于判断负债端复苏情况。重疾险市场尚有较大潜力,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2007年至2018年重疾险累计承保2亿人次,即使除去2.4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仍有逾9亿我国居民尚未得到商业重疾险保障,具备一定空间。且重疾险新业务价值率较高,费差、死差占比较高,可为保险公司带来价值增量及稳定的利润来源。定义更新后各家保险公司将更新产品,分析新定义下重疾产品有助于研判各家险企产品策略及产品竞争力,有助于判断负债端复苏情况。

定义切换后产品策略转为增保降价配合健康管理服务

1、重疾险新老定义区别

重疾新定义实现扩展保障范围、完善赔付条件、引入客观标准、统一疾病描述等多方面修订。新重疾定义在旧定义的保障基础上,新增严重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3种重度疾病,并对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重大疾病进行科学分级,新增对应轻度疾病;放宽了部分定义条目赔付条件;引入了可以量化的客观、公认标准,减少主观判断,使疾病认定更加清晰透明;统一规范了疾病描述,使得描述更权威、统一,消除消费者在人体损伤标准与伤残标准描述不一致的困扰。

新定义下产品价格较旧定义下相同责任产品价格或出现下降。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披露,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看,此次修订对风险边际进行了科学优化,对于主流重疾险产品,如果在相同保障责任的前提条件下,重疾险产品价格会略有下降,对于定期重疾险产品,部分年龄段的价格会有明显下降。在2021年2月1日后销售的新产品均需满足新定义,新规产品或更加科学合理,为消费者带去充足合理的保障,进一步激发我国居民的保险保障需求。

重疾新定义建立了重大疾病分级体系并新增3种轻度疾病

2、大型险企多数增保降价

保险公司快速推陈出新,新定义产品全面上市。2021年2月1日后,各家保险公司逐步推动上线符合新定义的重疾险产品,根据各家公司产品信息披露,截至3月22日,已有超30家保险公司逾百款新产品上市。新产品呈现大公司降价,中小公司涨价的态势,且保险产品供给呈现多样化,通过赔付次数、附加保障、健康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保险行业在重疾险新定义的推动下有望进一步探索保险产品供给侧改革。

行业内主要保险公司均已推出新规重疾产品

大型险企降价,中小型险企涨价,产品+服务竞争格局逐渐显现。我们共计测算10家保险公司24款新定义前后的重疾险产品,并对产品保障内容进行了简单对照。我们在本次对比中发现,头部险企出现增保降价的倾向或大幅增加保障范围从而实现提价,中小型险企在保障范围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总保费上涨接近20%。另一方面,在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方面,中国平安将保险保额与平安run连续达标月份相结合,中国太保也推出太保蓝本健康管理服务,我们预计后续除风险保障与产品价格外,健康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将成为保险市场差异化竞争一大影响因素。

3、新产品测算总结分析

头部险企让利,中小险企提价,负债端竞争或更依赖差异化保障及服务。头部上市险企多数在保障范围提升的同时下调产品费率,或由于负债端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及精算假设中有关费用率假设下调所致。中小型险企产品多在保障范围未有明显增多时上调产品费率,或旨在提升盈利能力,但上调后整体费率仍低于头部险企。整体看,各家产品费率逐渐收敛,但从费率角度难分高低,后续产品竞争或更多依赖于差异化保障及服务。

各家险企产品策略不一,差异化保障及服务或成产品竞争关键

价格、保障难两全,上市险企新产品各有优势。根据观察分析,保障更充足的产品价格往往更高,上市险企并未打破这个规律,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及友邦人寿的新产品在保障方面更加充足,中国平安、友邦人寿实现与健康管理相关联,新华保险在轻症及特疾赔付上更具优势,所以产品费率相对较高;中国太保、中国太平舍弃中症责任,整体费率较低,中国太保仍保留轻症责任,产品费率相对中国太平较高。中国人寿产品在保障与价格间取得平衡,无明显优劣势。

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在保障多样性上占有一定优势

注:单位:种、元;本表仅供产品竞争力分析使用,不构成专业保险配置意见

综合考虑保障与价格,中国太平、中国太保新产品更具竞争力

注:单位:种、元;本表仅供分析产品竞争力分析使用,不构成专业保险配置意见;总保费测算保障计划为30岁男、保终身、50万保额,最长缴费期

投资建议

关注后续新重疾产品销售,或助力判断负债端复苏进展。新重疾定义更新后,各家保险公司均推出新产品并切换产品策略。整体看,大型险企增保降价,搭配差异化保障及服务以应对市场竞争,中小型险企或迫于盈利能力压力适度提升产品费率,虽然整体费率仍有一定差异,但整体呈现收敛态势,大型险企产品竞争力有所提升。2021年开门红规模型产品竞争阶段进入尾声,目前看,负债端新业务价值增长保持弱复苏趋势,关注高价值新定义重疾险后续销售情况有助于判断负债端复苏进展;近期10Y国债收益率在3.2%附近震荡,全年视角看保险2021年再投资利率扩张趋势较确定,利于保险资产端利差扩张和估值修复。资产负债两端复苏,估值处于历史低点,看好估值修复,推荐新重疾产品竞争力较强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受益标的友邦保险、新华保险。

关键词: 重疾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