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调查 >

粤桂协作:“腾笼换鸟”打造首个“放养鹧鸪”养殖基地

2022-07-29 10:57:56    来源:

一只鹧鸪腾空跃起,其它鹧鸪听到动静纷纷舒展翅膀……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文竹镇纸社村的生态鹧鸪产业基地、放养鹧鸪基地,鹧鸪可自由出入笼子,它们体型健壮,精神饱满。

原本纸社村在粤桂协作帮扶下,以养殖竹鼠为致富产业。2020年,竹鼠纳入了禁养名录。原有产业面临紧急转产之时,来自肇庆的粤桂协作干部思变破局,及时“腾笼换鸟”,引入崭新的鹧鸪养殖产业。过去一年,昭平县积极探索鹧鸪养殖新模式,建设首个“放养鹧鸪”养殖基地,先后实现试点乡村增收,蓄力向外发展。2022年,该产业谋划延伸产业链,向三产融合迈进步伐。

竹鼠转产,引进鹧鸪新产业

2018年,粤桂协作帮扶将优质的竹鼠资源引进到昭平县,在纸社村建立首个竹鼠养殖基地,以此铺开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然而2020年,我国全面禁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粤桂协作工作组迅速行动,果断指导昭平县各乡镇“腾笼换鸟”。

产业转型必有阵痛。粤桂协作工作组迅速反应,从资金到技术和人才都重点倾斜纸社村,投入专项资金230万元,帮助纸社村建起了鹧鸪孵化养殖基地。

当年的竹鼠养殖点,改建成800平方米厂房。120组种鸪笼具陆续放置其中,一起进驻新基地的还有鹧鸪苗孵化机、出壳机等设备。在快速建起的新基地上,纸社村具备了良好的转产开局,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受影响。

2021年,粤桂协作工作组投入粤桂协作资金30万元,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来自肇庆的养殖大户温金才作为致富带头人,驻点纸社村,立足鹧鸪产业需求,手把手教群众养殖。养鸪致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首个“生态放养”养殖基地落成

纸社村的鹧鸪养殖别具特色。肇庆鼎湖区的致富带头人介绍,广东人对食材的“鲜”有极致追求。“为此,我们率先在纸社村打造出‘生态放养’基地,采用生态养殖的办法,饲养‘放飞式’鹧鸪。”温金才介绍。

鼎湖区积极研究鹧鸪放养、散养项目,充分发挥纸社村的自然优势进行“生态散养”。基地里,鹧鸪可以在养殖铁网的范围内自由自在活动,白天总能看见鹧鸪活蹦乱跳的情形。“用此法养殖,它们毛发顺亮,肉质优良,促使昭平鹧鸪更容易走上大湾区市民的餐桌。”温金才告诉记者。

协作干部教得用心,村民学得刻苦。截至目前,该村孵化鹧鸪种苗18批30.24万羽,养殖肉鸪2万羽,2021年,鹧鸪养殖为文竹镇带来3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同时,带动文竹镇17户脱贫户养殖鹧鸪3400多羽,累计聘请38户脱贫户(监测户)到养殖场进行日常管护,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上班,带动一批脱贫户(监测户)就业增收。不仅使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变强,还使村民的钱袋子更加鼓起来。

特色品牌融入“三产”稳步发展

2022年,鼎湖昭平两地继续投入粤桂协作资金,新建三期种鸪厂和购买养殖设备。昭平县文竹镇纸社村经历过产业转型“阵痛”,让村干部深深感受到,发展产业,不仅要因势利导,还要时常思危、思变。通过粤桂协作平台,当地正谋划将鹧鸪这一“单品发展”的产业,结合农旅元素,连接更多资源,延伸产业链。

产业振兴既要走得好,还要走得稳。据了解,纸社村位于国家桂江湿地公园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超过95%,拥有2万亩生态竹林和2000亩生态茶叶。粤桂协作工作组鼓励文竹镇探索“文旅+美食”的乡村振兴模式,结合纸社鹧鸪产业打造“美食小镇”,增加鹧鸪养殖附加值。

“文竹镇有‘三宝’:有机茶、鹧鸪、山泉水。三者搭配起来,还能研制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名菜:鹧鸪美汁油茶。通过以生态搭桥、用美食牵线,使鹧鸪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走上更多人的餐桌,推动鹧鸪产业发展。”肇庆协作干部介绍。

在鹧鸪养殖项目的带动下,不到两年时间,纸社村的集体经济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带动了镇域茶叶等产业发展,文竹镇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飞跃。到2021年底,文竹镇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147万元,是之前全镇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的3倍。(李斯璐)

关键词: 放养鹧鸪养殖基地 竹鼠养殖基地 村集体经济 湿地公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