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注 >

广汽传祺“护源有我” 探寻可可西里,溯源中华文明

2018-07-09 23:23:54    来源:凤凰网汽车

7月6日,广汽传祺“护源有我”湿地使者一行,驾驶传祺GS8巡查巡护车,从格尔木市前往长江源园区的腹地可可西里,到达索南达杰保护站,开展生态保护体验活动,溯源中华文明。

对于所有队员来说,今天也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可可西里即将迎来它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周年纪念日。一年前(2017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可,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申遗评估报告中这样描述:“青海可可西里提名遗产地是世界上最大、最年轻高原的一部分,拥有非凡的自然美景,其美丽超出人类想象,在所有方面都叹为观止。”

翻越昆仑山口,感受高原情怀

从格尔木市向南行驶20公里,柴达木盆地的边界——平坦的戈壁滩上陡然升起一堵巨墙,昆仑山在此以近乎90度的角度矗立起来,穿过云层,山体呈现灰白色,展现了高寒地区的山体特征。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

被称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的昆仑山

向南穿过100多公里宽的山脉,便来到了昆仑山口。昆仑山口位于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与格尔木的海拔相比(2780m),这里的海拔达到了4768米,比市区上升了2000米。高海拔对于车辆的性能是极大的考验,传祺GS8凭借全地形控制,从容应对高原地区巨大的温差和多变地形,为本次志愿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传祺GS8组成的湿地使者车队

翻越昆仑山口,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长江源园区暨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草甸和荒漠,苍凉又野性。这里全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

可可西里无人区

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对应的,是世界上罕见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和处于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盐分和形状的密集的湖泊群,是长江源北部的重要集水区;拥有庞大山系与冰川、湖泊、河流湿地及地质遗迹、高寒草甸、高原草原,构成了世界特殊的生境。

可可西里最具代表性的物种“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占全球数量的近40%,繁殖地面积占全球的近80%。同时,可可西里也是被称为“化石级”野生动物野牦牛的栖息地,该区域是全世界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荒野景观保存最为完美、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更是全世界开展多学科研究、认识生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及生态变化规律的理想空间。

广汽传祺GS8作为一款可比肩合资品牌的中型SUV,健硕的造型、豪华实用的内饰以及超大的空间,在上市不足两年的时间,就已累计庞大的用户群,良好的口碑、出色的综合性能以及颇为接地气的价格,都是其关注度居高不下的关键。广汽传祺GS8不仅适合在城市中游走,充沛的动力在高原地区同样表现出色。

由于配备了可靠的四驱系统,驾驶GS8在一些非铺装路面行进并不会有太大压力,同行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即使在野外行进,颠簸感并不明显,够舒适。纵使车外是严冬或酷暑,三温区自动空调系统依然让车内四季如春。

步入人间净土,感受生命奇迹

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拥有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白唇鹿、棕熊等等珍稀野生动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保护区内,共有哺乳动物31种,鸟类60种,鱼类6种,爬行类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目前,藏羚羊是可可西里分布数量最多的大型野生动物,数量已经恢复到6万多只。

所以,可可西里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基于陆地生物多样性提名世界遗产报告》列入最具生物多样性价值、最具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的78个区域之列。

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世界飞得最高的鸟类”斑头雁

2017年4月,IUCN在对可可西里最终的评估报告中如此描述:“这片严酷的荒野一望无垠,美景令人赞叹不已,仿佛被冻结在时空中,然而其地貌和生态系统却在不停地变化……孕育了同样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植物种,以及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所有食草哺乳动物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而总体上有60%的哺乳动物物种是该高原特有的”。

此次奔赴可可西里的广汽传祺GS8车队

藏羚羊,被称为高原精灵。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同时也是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藏语称“作(zuò)”,名为羚羊。它矫健的身影早在哈龙沟岩画中就有出现,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称它为西地奇兽“林羊”

每年进入5月,都会有来自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以及青海三江源、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数万只藏羚羊前往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8月母藏羚羊带着年幼的小藏羚羊回迁,各自返回栖息地。迄今为止,藏羚羊的这种夏季产仔后的大迁徙是全球最为壮观的三种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

高原精灵藏羚羊

在青藏高原恶劣的天然环境中,为寻找满意的食物和抵挡酷寒,经过长时间适应,藏羚羊构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而且其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然而,就是这世界上最纤细的动物纤维——藏羚绒,为它们带来了杀身之祸。因为藏羚绒细,编织出来的披肩非常轻薄。一块两平方米大小的藏羚绒披肩只有几十克重,可以穿过戒指。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由于一些所谓贵族对被称为“羊绒之王”的藏羚羊羊绒——“沙图什”的需求,藏羚羊的栖息地变成了一个屠宰场,每年数以万只的藏羚被非法偷猎者捕杀,直到只剩下1万头,“高原精灵”藏羚羊一度濒临灭绝。

1994年1月,在一次打击偷猎者的行动中,青海省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只身同10多名偷猎者激战,不幸中弹牺牲,也让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工作更多地进入大众视野。索南达杰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所有的守护者和环保先行者,直到如今。在国家的重视下,热血卫士们的守护下,到2017年上半年,常年出入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已上升到6万多头。

“溯源文明,共护长江”

从水资源来说,可可西里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因为盆地内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加之永久冻土阻止流水渗入地下,于是积水成湖。千姿百态的湖泊,是可可西里地区最美丽的存在。行走在可可西里核心区,一个个湖泊就像一粒粒珍珠,镶嵌在可可西里的心脏地带。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乌兰乌拉湖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总面积达3825平方公里,相当于600个西湖。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据航测更是多达7000多个。

湖泊王国——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地区的这个世界罕见而壮观的湖泊群,不仅滋润着动植物的生长,更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均在这些湖泊的身上有所体现。观察表明,可可西里地区的一些湖泊近年来湖水有所上升。

可可西里不仅是湖泊的“王国”,还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中,最重要的是楚玛尔河水系,它是长江源的北源。长江,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我们习总书记深深牵挂的河。

长江源头水系

在索南达杰保护站,湿地使者们举行了“溯源文明,共护长江”取水仪式,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仼永禄副局长和广汽乘用车闫建明副总经理,共同将取自楚玛尔河的长江源之水,装入特制的容器中。广汽传祺湿地使者,将把这瓶代表文明流传的长江源头之水,带回广汽传祺广州工厂,呼吁更多的人溯源文明,共护长江。

三江源管理局仼永禄副局长和广汽乘用车闫建明副总经理共同完成“溯源文明,共护长江”取水仪式

索南达杰保护站位于昆仑山脚,海拔4800米,站前4米多高的藏羚羊头形象异常引人注目,它以与盗猎者激战而牺牲的索南达杰命名,是可可西里第一个民间保护站,同时也是可可西里五个基层保护站中唯一一所藏羚羊救助中心。

志愿者将来自长江源头的水注入容器,永久珍藏

湿地使者与巡护工作人员、志愿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用队员们的话说,保护站的工作和生活既艰苦又浪漫,浪漫只是在短暂的夏季。高原的冬季来得很早,全年有7个月冰冻期,即使在夏季的8月都有暴风雪。保护站冬季的最低气温能到-45度。在与巡护队员的交流中,湿地使者们被深深打动。队员们说,比盗猎分子更危险的“敌人”是大自然。不止一个人,在茫茫雪原中被困十多天,高原肺水肿险些丧命。湿地使者们纷纷表示,写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墙上的“热爱自然,爱护生命,忘我奉献,勇于牺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标语,绝对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这片热土上,这群生态卫士们的真实写照。

参与本次湿地使者行动的全体志愿者合影

当车队再次出发,返回格尔木,已经是夜晚时分,此次“护源有我”湿地使者行动也接近了尾声,湿地使者表示:“三江源如此美丽,又如此敏感而脆弱。可可西里之行让我对高原精灵充满敬畏,震撼于生态保护之不易,巡护员守护之伟大,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可可西里 有我 中华文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