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注 >

少儿保险和养老保险需求持续扩张 业内呼吁加强意外、重疾和医疗保障

2021-05-12 15:22:21    来源:

“千呼万唤始出来”,5月11日,万众瞩目下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终于揭开庐山真面,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少儿人口比重回升这两大变化引人瞩目。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一老一小”的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中蕴含了诸多保险市场机遇,因此行业需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扩大保障范围,满足“一老一小”保险消费者的产品需求。

“一老一小”保险需求持续扩张

根据七普报告,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具体而言,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中蕴含哪些保险机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指出,健康险和养老险将更受关注,业务占比会越来越高。同时他预测,长期储蓄型保险业务规模会持续增长。

面对银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保险业早已布局。如产品方面,如友邦保险便提出,一方面,养老产品应该更加注重长期稳定、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应该注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延展能力:在核心的产品功能之外,如何将服务延展至诸如长期护理、疾病康复等,拓宽服务领域,让客户在第一、二支柱外获得足够的附加支持,是提升产品吸引力和可信赖度的重要手段。

保险业在养老地产的布局亦引人瞩目。如中国平安日前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通过“金融+医疗+康养”结合的模式,切入高端综合康养社区;新华保险耗费数年打造的北京延庆怡养社区在4月底正式亮相,并将在今年底投入正式运营;泰康人寿、泰康保险集团旗下亦有全国候鸟式连锁CCRC养老社区作为“长寿经济”试验田,将保险、养老地产、医疗健康产业结合。

老龄化加剧的同时,七普报告指出,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具体而言,0—14岁人口为2.53亿人,占17.95%,与2010年相比上升1.35个百分点。

“从需求角度来看,新生儿家庭购买保险的需求和意愿都比较强烈,相关保障较为全面,健康、意外、教育方方面面均有相应产品。”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估算,若按照5%少儿人口购买保险,每人保费2000元左右,便可能有上百亿元规模的保险市场。

“一老一小”保障短板仍存

尽管“一老一小”对于保险的需求非常旺盛,然而这两大市场均面临着不同的保险保障短板。

由于老年人重疾、意外发生率均较高,目前面向老年人口,尤其是高龄老人的保险保障明显不足。爱问保险CEO庞博便直言,在现有生命表数据基础和定价技术水平上,目前保险业面向老年人可覆盖的产品少、保额低、费率高、免责多。

数据显示,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售产品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购买的产品有上千个,包括寿险、年金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多个品种,但是大多数保险产品只是在普通产品的基础上放宽了投保年龄和投保条件的限制,且保费相对较贵,真正考虑到老年人身体状况、风险特征、支付能力等量身定制的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较少。

将其与医养健康产业结合,是向老年人保险产业开出的一张“药方”。朱俊生认为,未来的商业健康保险,特别是医疗保险如何在科技推动之下,把保险与健康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进行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尤其是慢病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庞博则同样呼吁,未来保险业仍需在技术上与医疗健康产业合作,进一步提升定价水平,降低老年人保险产品的费率,并在保险产品的责任上多创新,通过服务代替赔付,如发展长期护理类产品。

而对于丰富供给端养老产品的种类,监管的脚步亦未曾落后。针对老年保险供给不足“痛点”,日前银保监会亦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投保年龄上限,另一方面加快开发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险等。

类似保障短板的情况也存在于少儿保险当中。尽管因新生儿备受家庭重视呵护,少儿保险需求旺盛,供给相对较为全面,其依然存在的保障短板间“偷渡”而来的风险,尤其成为当代父母“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如徐昱琛指出,遗传性疾病或为少儿保险保障“缺口”。“在健康险包括重疾险、医疗险这些条款当中,一般都把遗传性疾病作为除外责任免责条款,即使购买了健康险产品,都没有办法获得较好的补偿。”徐昱琛建议,这方面保险公司或可适当放宽条件。

同时徐昱琛提出,因“二孩”政策的放开,而今“二胎”宝宝和高龄孕产妇比较多,险企可针对新生儿缺陷及孕妇生育风险开发一些保险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少儿保险也具有巨大市场需求,且形式种类更具多样性,但给付保险金有限额限制,比如10岁以下最高只有20万元,10-18岁最高只有50万元。”庞博表示,实际上,少儿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更多依赖于家庭的监护,因此未来我国从个人险向家庭险去转化,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覆盖全生命周期

保险如何按需配置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保险消费者,业内亦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投保建议。

对于儿童,因其成长过程中的风险和意外较多,业内人士呼吁加强意外、重疾和医疗方面的保障。

其中,婴幼儿时期,应侧重于疾病保障类产品的配置;儿童时期则重点关注教育储蓄类产品;步入青春期后,婚嫁金以及置业金的合理规划则提上日程。

对于处于拼搏阶段的青年群体,友邦保险便指出,健康保障为重中之重,应配置足额的重疾+医疗险。

信美相互人寿亦表示,在就业、步入家庭后,则一方面需关注家庭整体抗风险能力的提升,为家庭成员配置保障类如疾病、身故产品;另一方面需为自己人生资产的稳健性、保值增值即退休后的养老生活做长远打算,重点配置年金类保险产品;最后,也要对于自己打拼积累的财富做好传承规划,可按需配置寿险产品。

而对于老年群体,则有机构建议配备针对老年群体身体特性定制化的保险,如骨折险、老年防癌险等。

除此之外,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自“保险姓保”的角度出发,“先保后投”,成为家庭配置保险的行业共识。如在家庭保险资产配置方面,朱俊生建议首先满足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保障需求,优先配齐防范意外伤害、身故、健康等风险的保障性险种,然后再考虑储蓄或者投资需求。

而消费者同时该注意的一点投保常识是,应在将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保险保障配齐之后,再考虑给家人做保险计划。“比方说针对未来老年风险,可以做养老储备,进行长期储蓄;针对孩子未来教育,可做一些年金保险配置,用时间价值复利生息,能够积累起更多资源供孩子将来的教育及其他费用支出。”朱俊生便提出了如是建议。

关键词: 少儿保险 养老 保险 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