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注 >

保险业拼技术而非拼流量 重视“碳中和”风险管理需求

2021-05-20 15:26:29    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险供求不平衡与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大家都说保险业发展空间很大。但是,挖掘这座“金山”变得越来越困难。保险市场就像金矿,是否可以挖金取决于您使用的是“锄头”还是“掘土机”。尽管仍然一致认为保险业将在长期内继续增长,但短期内充满不确定性。该行业充满了强烈的行业焦虑感。如果回归保障主业是保险业既定的发展之“道”,用哪种战略就是以“术”立策;最后落地能否成事,还在于主打哪类产品和使用哪种销售模式,在“器”方面,打磨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深耕县域、提高下沉市场的拓展能力,将成为保险业开拓增量市场的有效手段。同时,“碳中和”战略将推进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催生了大量的风险管理需求,这都将是保险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良方。

从虚假营销到理赔乱象,今年爆发的一系列风险事件,让保险业达成共识――行业已经走到深度变革的交叉路口,过去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新阶段的发展要求。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挖掘乡村振兴中的市场机会,推动国家“碳中和”战略下的保险创新,将是保险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剂良药。

挖掘乡村振兴中的农险潜能

“在我看来,保险业要在困境中突出重围、破局而出,还是应该跳出保险看保险。深刻理解把握新阶段、新格局当中的保险新需求,优化产品服务供给,避免存量市场的低水平‘红海’竞争,开辟行业发展更大空间。”中国人保(601319)集团副总裁谢一群近日表示。

作为财险行业领头羊的掌舵者,谢一群看重农险市场的变化。在他看来,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保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介入农险的产业链偏短、保障初级农产品的比重较大、服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效衔接不足,这些农险领域的“短板”正是我国农险发展的潜力所在。深耕县域、提高下沉市场的拓展能力,将成为保险业开拓增量市场的有效手段。

重视“碳中和”风险管理需求

“碳中和”战略是引发保险公司掌门人激烈探讨的一大焦点。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碳中和”战略将推进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一过程催生了大量的风险管理需求。

据中国人寿(601628)集团副总裁盛和泰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寿的一大重点工作便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完善ESG绿色投资机制,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积极作为,尤其是要不断优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和老百姓提供更加经济便利的金融服务。

中国人保已经在风能、太阳能产业保险、绿色低碳建筑保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前不久推出了全国首单“碳汇贷”森林火灾保险,为碳汇质押贷款增信,支持碳汇融资。“随着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各类绿色保险、绿色投资以及围绕碳交易的各类保险产品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谢一群说。

拼技术而非拼流量 形成数据资产

记者近期在业内调研中发现,许多保险公司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投入力度和应用程度都有所提升。对于大部分险企而言,这是一条既能满足降本增效的财务目标又能实现经营模式革新的便捷路径。

“现在各家公司都很重视创新,都在实施自己的创新战略。但有的企业追求短平快,比拼流量而不是技术。拼流量说到底拼的是价格,体现的是‘收割思维’。”中国太平集团副总经理肖星认为,拼技术不是简单比拼核心系统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推动数据资产的形成,以数据为核心要素,走向智能化、科技化,进而提升保险的全要素生产效率。

据了解,中国太平正在打造平台化、敏捷化的新型数字化组织,推广“稳态+敏态”IT双模研发模式,目的是要有效支持需求,敏捷响应,在精准定价方面的探索已经有所突破。

肖星介绍称,传统定价是以经验数据推测未来,往往只能精准到某个社群团体。但随着大数据、生命科学等新技术的引入,现在定价已经可以精准到个体。以智能风控为例,根据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测算,全球每年保险赔款涉嫌欺诈的比重高达20%-30%,智能风控在保险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投入产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八仙渡海,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选择。战略本身不是好是坏,同时适合公司自身和市场的战略是最好的。毕竟,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业务规模,市场定位和管理风格。保险行业目前正在对产品,渠道,布局和监管进行一系列更改。长期以来,尤其是在组织结构方面,保险业从未经历过如此激烈而激烈的改革。即使拥有业内最强的自我创新活力的平安,平安人寿上一次改革组织结构还是在2016年。关于行业的未来发展,目前的共识是在未来五到十年来,中国的保险业已达到需要深耕的阶段。

关键词: 碳中和 风险管理 保险业 保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