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注 >

上市险企公布4月保费收入 重疾险今年遭遇“滑铁卢”

2021-05-26 14:05:05    来源:

没有人想生病,但是疾病和风险总是使人措手不及。严重的疾病是挂在家庭成员头上的一把刀。刀砸下来时,就是一场金钱与命运之间的较量。调查显示,大多数癌症患者将其毕生积蓄的70%花费在治疗上,而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平均值。在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中,平均数还意味着,除了金字塔顶端的富人以外,普通百姓必须花费的不仅是他们的积蓄,甚至是他们几代人的积蓄。与此同时,那些老年性疾病正在开始年轻化,疾病甚至死亡的爪子正悄悄地传到年轻人身边。“不敢生病,也病不起”已成为人们在城市中的最深层次的恐惧。身边的案例、大把大把脱落的头发、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身体......无一不在给我们敲响着警钟。这时,许多人认为购买疾险是他们自己和家人的护身符。

曾经炙手可热的“重疾险”在今年却遭遇了“滑铁卢”。

上市险企公布的4月保费收入情况,重疾险需求虽然提前释放,但新单继续小幅承压。回溯一季度数据,上市险企的保费数据并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原因在于2月份和3月份,重疾险新旧定义切换后,整个市场处在“冰冻期”,拖累了整体业绩增长。

业务日渐稀少

重疾险是疾病保险中最为重要的险种,贡献了疾病险80%至90%的保费收入。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重疾险已发展成为一款成熟的产品。但目前,我国或已走过了重疾险发展的初期阶段。

“我们估算,2020年重疾险新单保费已出现负增长。”华泰证券分析师李健说。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每年有数千万张新重疾保单签发,重疾险总保费收入在2016至2018年间年增长率高达40%以上。不过,重疾险总保费增速在 2019年降至28%并在2020年进一步降至19%。其实,2020年,市场已有声音认为,重疾险需求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满足,保险行业不能再依靠重疾险来创造价值。

今年以来,由于重疾险自2月份已经由过渡期切换到新产品,3月份,上市险企业务数据极不理想,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原保费总额同比下降10.69%,仅有新华保险3月份保费同比增长了3.3%。

有分析指出,新重疾险销售疲软是3月份寿险保费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老款重疾险产品停售前过度消耗了重疾需求客户,保险代理人说服很多客户在重疾新定义正式实施前购买了重疾险,导致需求提前消耗。另一方面,在新重疾险产品上市初期,代理人对产品的认识尚不到位,目前供需均尚未恢复常态。

那么,重疾险销售遭遇“冷流”,是暂时的现象,还是保险市场的深度体现?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

对于重疾险产品销售的下降,险企是警觉的。今年二季度,保险公司对于重疾险销售给予了足够重视,多家保险公司都提出了明确目标。譬如,新华保险在4月初举行的2021年一季度业务工作会议提出,二季度是打开新重疾产品市场的关键时期,二季度销售是实现年度目标的唯一路径。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短期内重疾险销售雄风重振并不容易,新单增速下行或是长期趋势。

中金公司调研报告认为,导致长期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是过去两年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的暴发抢夺了部分下沉市场客户。为了应对重疾险市场的消沉,各家险企需积极打造多元产品体系,如养老险、医疗险、储蓄型产品等,但除非政策有较大调整,否则较难弥补重疾险下行的缺口。

红利基本兑现

据记者了解,继今年2月份新重疾险定义正式实施以来,保险公司陆续推出新的重疾产品。其中,大型险企多采取增保降价,而中小险企则适度提升了产品费率,保费价格有所上涨。总体来看,新重疾产品供给呈现多样化,在赔付次数、附加保障、健康服务等方面各自发力,力争实现差异化竞争。但从销售数据看,升级后的重疾险产品,消费者并没有积极“买单”。

“在我们看来,重疾险产品初进入市场带来的红利已基本兑现。”李健认为,“保费增长放缓引起了市场对重疾险可持续性的担忧。经过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之后,增速下降似乎是必然的,保险公司需要升级竞争战略来捕捉增长。”

毋庸置疑,重疾险增长疲态的背后也有产品保障不足、产品同质、竞争策略集中等多重原因影响,但市场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过去几年,重疾险已得到快速普及。央视发布的“重疾险行业调查”显示,过去10年,重疾险为超过1亿人提供总保额超过2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为逾百万人累积支付赔款509亿元。

从中再寿险提供的数据来看,从1994年到2018年,我国累积销售重疾险保单3.6亿件,目前仍生效的重疾险保单合计2.2亿件。由于大量的重疾险保单已出售给消费者,重疾险已成为消费者较为熟知的成熟产品。换言之,产品新推出时带来的红利基本已兑现,重疾险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站在客户角度,深度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按需定制”成为重疾险发展的新看点。

长江证券调研报告显示,新旧定义切换后,大公司和中小公司产品性价比差异缩窄,特色化逐步显现,产品竞争力上升。展望后续的行业发展,产品创新是颇受重视的发展变量,将成为需求激发和竞争格局改善的重要推动力。

友邦人寿CEO张晓宇在采访中曾公开表示,重疾新规时代下的重疾险发展,将更趋于个性化定制与差异化服务。尤其在重疾险保单核心保障不断升级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差异化的重疾专案管理服务,切实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将成为重疾险创新的一大重要方向。

增长潜力仍然存在

虽然销售面临压力,但是重疾险的未来也并不黯淡。从市场来看,与健康相关的潜在保障需求仍然充沛,只是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中国,健康险的覆盖水平还远远不够。据测算,现有重疾险保单的平均保险金额仅13万元,不足以覆盖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更不用说重大疾病发生时的潜在收入损失,而这是一个更大的财务负担。

对于重疾险的压力,险企也有着理性的认识。太保寿险有关负责人表示,从长期来看,整个社会客户端对于重疾保障需求具有非常大的空间,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目前重疾保障的平均保额相对不足,与重疾真正达到保障目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客户对重疾险的需求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升级,从简单的重疾财务保障,转变为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乃至住院前、住院后护理等多方面,这是未来保险行业转型的一个很大方向;三是重疾客户需求也在分层,如目前对非标准体客户的重疾保障还远远不够。

对于重疾险的未来,在券商分析报告中也不乏看多者。招商证券研报认为,重疾险销售遇冷,主要是受短期因素影响。今年二季度,销售环比将会显著改善,预计销售队伍的以新换旧将持续助力销售改善,新单销售将有望实现U型反转。

此外,能力欠佳的保险代理人被看作是重疾险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多家券商分析师认为,保险公司需要更精准地寻找目标客户。代理人要能准确衡量客户的保障缺口,才能说服客户增加保障,而这对代理人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重疾险新规重新定义了疾病的定义,这对整个保险行业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利。这些疾病中某些疾病的索赔条件的改变对消费者既有利又不利。过去的正义规范了市场,所有重大疾病保险都必须提供足够的保护,以使当时的许多新兴保险公司有机会推出真正负担得起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与老牌保险公司一起进入市场。结果,大量高质量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投放市场。新法规适应时代的步伐,更新了补偿条款,并增加了疾病保护的种类,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总而言之,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条款确实比以前更加复杂,但这是厘清责任,规范产品和市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上市险企 险企 保费 重疾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