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注 >

上海推动扩大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险产品

2021-06-02 15:23:32    来源: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老年抚养比高达19.7%。老龄化的加速,使得国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推动扩大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险”)试点机构和产品范围,创新养老保险、养老信托等养老金融产品。与此同时,专属养老保险试点也于6月1日正式开启,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险产品构成已来到关键时期。

在我国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给付压力日益加剧、第二支柱覆盖面相对不足的背景下,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被寄予厚望。目前,商业养老保险正在加速发展。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712亿元,积累了超过5800亿元的保险责任准备金,较年初增长22%。

但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还远远不够。2018年启动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两年多来,无论是试点地区,还是获批保险公司,政策效果和发展态势都低于预期,保费收入和销售件数也不甚理想。业内专家认为,税延养老险政策效果未完全呈现、政策优惠覆盖面窄、税收优惠额度低是其“遇冷”的主要原因,而宣传力度小、产品种类少、购买限制多、购买意愿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表示,全球范围内第三支柱发展较好的国家,对第三支柱养老产品均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韩沂认为,应尽快出台新的税延养老险政策或明确延长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面扩容。可进一步针对账户而非特定养老保障产品完善税收和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加大优惠补贴政策力度和覆盖面。对于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人群,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其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对于收入较低或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人群,则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吸引其主动参与第三支柱建设。

同样被定位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组成部分的“专属养老保险”,目前已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启试点,有包括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在内的6家大型险企参与其中。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交费方式灵活,惠及更多人群是专属养老险的优势之一。保险公司可根据现实条件的不同,设定差异化费用标准,同时,新业态从业人员所在单位可以为其投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交费支持。这一改变突出了“专属”特性,有助于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障难题。针对现行商业养老保险普遍存在的领取期短、积累期退保相对自由的问题,此次试点提出险企应当为投保人提供多种长期养老金领取方式,有利于养老保险的长期运作。另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积累期采取“保证+浮动”收益模式,同时,要求保险公司根据消费者风险偏好的不同提供多个投资组合,并向消费者提供投资组合转换功能。这一要求可以满足不同客户或同一客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并丰富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丰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以及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探索,但目前试点范围较小,实际运行效果有待观察。国盛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指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是养老三支柱稳步推进的重要一环,但其尚未与第三支柱最核心的税收政策挂钩,试点范围有限,参考此前的税延养老险效果,预计试点对保险公司实际产生的保费及价值贡献有限。但由于现在是第三支柱商业养老险的重要推动时点,长期看有望逐步打开养老类产品的发展空间。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表示,第三支柱的政策框架即将出台,将实施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和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要与即将出台的第三支柱新政策衔接,以获得税收递延等税惠政策支持,提升专属产品的吸引力。

关键词: 商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 个人税收 养老险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