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关注 >

资本基金帮助初创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让医疗器械更快从雏形孵化成型

2022-07-27 11:01:11    来源:
“这台颅底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的设备实现多模态影像的实时融合,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是入驻眼谷的国家杰青杨健教授团队的创业公司研发的产品。”近日,面对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2022全国媒体浙江行采风调研队伍,中国眼谷相关负责人热情介绍眼谷最新科研成果。大家循迹于眼谷的“高精尖”发展轨迹,感受温州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塔尖重器”赋能创新发展

位于温州龙湾的中国眼谷,是温州科技创新的“塔尖重器”。自2020年6月30日开园以来,已与58家投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注册科技型企业136家,签约跨国企业、上市公司联合研究院25个,11位国家级人才在眼谷创业,12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眼谷开展海外办事处建设。“眼健康市场是万亿级产业,许多‘卡脖子’难题被入驻眼谷的各类人才和科研团队攻破,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中国眼谷理事会理事长瞿佳介绍,目前资本基金蜂拥而至,帮助初创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让医疗器械更快从雏形孵化成型,成为中国眼谷的孵化干货之一。此外,中国眼谷还设立总额达到12亿元的眼健康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一流创新,当有重器。前有中国眼谷后有瓯江实验室,作为温州科技创新的“助推器”,瓯江实验室自2021年5月20日挂牌成立以来,不断招揽贤才,聘请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担任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欧阳钟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瞿佳任学术方向带头人。已形成由6位院士领衔的150人规模高层次人才队伍,组建了包括黄传书在内的相关领域杰出PI31个并开展工作。瓯江实验室更是突破人才培育模式,以新型研发机构身份联合温州医科大学争取到45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并已完成招生工作,打通了青年人才培养和后续人才招引的路径。

筑好“黄金巢”,引得“金凤凰”。钠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年轻科学家、全球高被引学者侴术雷教授跨越七千余公里回国,全职加入温州大学。2021年9月,瓯海区政府与温大共建温大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由侴术雷担任研究院院长,研究院成立后,快速搭建钠离子电池中试产线,并于今年1月生产出第一块软包电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研究院与瓯海区政府、中建八局、上海大学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签署四方云框架协议,拟投资20亿元在瓯海区打造5GWh钠离子电池制造基地,致力打造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创新资源集聚推动成果转化

创新平台的搭建,不仅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更为突破产业关键技术赋能。国科温州研究院于2019年5月成立,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市政府和温州医科大学三方共建。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支持,全面链接温州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攻坚“卡脖子”技术,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科研机构。国科温州研究院副院长叶方富告诉记者,“研究院已成立20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其中快速超高分辨双光子显微镜、高灵敏检测设备、可降解止血技术等25个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处于市场化或临床试验阶段。”

“别看这自动开关小小的一枚,它能控制微米和纳米级的阀门开关,而且这项技术实现了进口替代。”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吕文中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今年引入行业龙头企业中电海康共建创新联合体,目前首批已有2个产业化项目落地,并准备转化5个项目,这些项目有望实现进口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此外,研究院全力推进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累计为温州本土培育博士研究生56人,硕士研究生1126人,新增引进培育温州市E类及以上人才30余人,拥有多支国内外优秀的创新人才团队,团队成员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具有丰富的学术积累和项目实施经验,累计承担省、市、区级科技项目100余个。

7月11日,“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公布,由温州牵头或参与完成的27项成果获奖,比去年增加2项,其中八成以上获奖项目来自温州“一区一廊”区域,彰显温州高水平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取得的成效。(徐慧敏)

关键词: 中国眼谷 温州科技创新 高端人才队伍 金融机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