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续期产品拉动保费 上市系寿险削减876亿趸交业务

2018-09-06 09:15:16    来源:证券时报|0

2018年上半年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出现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然而大型公司却普遍“幸免”。那么,大公司保费增长,靠的是新单还是续期?新单中的趸交和期交分别是增还是减?从上市险企披露的细分数据中,可以找到答案。

从上市系(即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的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人保寿险6家大型寿险公司来看,上半年保费除人保寿险下滑16.09%外,其余5家均实现增长,增幅在3%~21%之间。5家实现保费增长的险企,无一不是新单保费下滑,但续期保费增长,且续期保费净增规模大于新单下滑缺口。

正是由于续期业务的稳定增长性,目前各家险企都形成了要“靠续期拉动保费增长”的共识,而续期来自期交业务,因而可见的转型动作都是大力发展期交、削减趸交。今年上半年,上述6家险企合计减少的趸交业务规模达876亿元。

保费增长原因:

续期增量大于新单缺口

寿险公司的保费构成,包括当年新业务(新单)保费和往年业务的续期保费。从上半年数据看,6家上市系寿险公司中的5家之所以实现保费增长,都是靠续期业务的增长贡献拉动的,新单保费悉数下滑。

也就是说,尽管每一家险企都出现了新单保费下滑,但由于续期增长规模高于新单减少量,因此总的保费是增长的。

比如中国人寿,新单保费上半年为91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下滑472亿元,但是续期保费达到2352亿元,同比增加了547亿元。这547亿元续期净增量,在弥补新单472亿缺口的同时还有些“富余”,这就使其总保费得以有小幅增长。

5家保费增长的公司都属于同样情况。这些公司新单保费有少则10%、多则近40%的下滑幅度,而续期则有27%~62%不等的增长,每一家续期净增加额,都弥补了新单保费下降形成的缺口。

其中,仅人保寿险例外。人保寿险的新单保费减少254亿,但续期保费仅增加120亿,二者相抵,总数还是减少的,因此总保费出现下滑。

5家续期业务

占比高于70%

从保费结构看,各家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中的续期占比均提升,提升幅度在10个到23个百分点。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续期占比最高的是新华保险,其上半年续期业务接近八成,达79.21%;太保寿险为75.24%;另外,太平人寿、平安寿险、中国人寿的续期占比较为接近,在72%的水平附近。最低的是人保寿险,续期占比仍较低,仅为36%,不过这较去年同期已经有20个百分点的提升。

据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称,国寿原本的规划是在“十三五”末实现续期占总保费60%以上,而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提前完成。

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曾表示,依据他的观察,寿险公司的续期业务占比要达到七成以上才是理想的业务结构,才能稳固地可持续发展。照此看,这6家上市系的寿险公司,除人保寿险外,其他公司的保费结构都属良好。

人保寿险

仍有300多亿趸交

虽然上半年上述险企续期业务占比都实现大幅提升,但这与同期新单大幅下滑有直接关系,也是此消彼长的必然结果。业内人士表示,新单业务为何下滑,特别是为何大公司新单也不能抵御政策环境变化,才更应该关注。究其根本,大型险企主动大幅压缩趸交业务,也是原因之一。

趸交业务,即产品保费为一次性交清。保险公司销售这类产品,保费只进账一次。前几年在寿险高速发展时,一些险企销售了不少趸交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容易销售,可快速做大保费规模,但这类业务没有后续保费入账,对于保费稳定性不利,业务价值也较低。因此近年来,先有太保寿险后有新华保险,主动放弃趸交低价值业务,并率先完成转型,之后,中国人寿、人保寿险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砍趸交业务的行动。

记者统计各家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减少趸交512亿元,人保寿险削减趸交223亿元,太平人寿减少趸交164亿港元,也就是说,除了已经调整到位的平安太保和新华保险外,其余3家都在大幅压缩趸交,合计甩掉876亿元的趸交业务包袱。

国寿总裁林岱仁表示,上半年之所以敢一下子砍掉500多亿趸交,一是因为国寿今年有续期保费和期交保费大幅增长,有了一定底子,奠定了总保费不会负增长的基础。二是因为看到整个行业都在做大的调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长痛不如短痛”。

而从上半年各家险企业务中的趸交量看,压力较大的是人保寿险,仍有317亿的趸交保费,在新单中的占比仍有七成之多。其他上市公司,则都已调整到位,保费增长由趸交推动转为期交和续期拉动。

关键词: 保费 寿险 业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