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相互保”因创新不当被中保协点名:涉嫌误导性宣传等

2019-04-10 15:41:11    来源:中国网财经综合|0

4月8日,凤凰网WEMONEY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中保协”)获悉,中保协近日对会员单位印发了《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下称“报告”)。

“相互保”因创新不当被点名

报告中点名了“相互保”,称其产品创新不当,将网络互助计划伪装成相互保险。“2018 年在网络广泛传播的‘相互保’产品,上线9日内用户数突破1000万,该产品虽然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客户投保,但涉嫌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报备的条款费率、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而被监管叫停,给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也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2018年10月16日,蚂蚁金服联合信息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推出一款相互保险产品“相互保”,正式在支付宝上线。然而仅仅过了41天,蚂蚁金服就发布公告,称其接到合作伙伴信美人寿通知,监管部门约谈并指出“相互保”涉嫌违规。“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由蚂蚁金服负责运营,新的“相互宝”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背后不再对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此前,京东也联合众惠相互保险社也推出“京东互保”,但是上线仅一天就悄然下架。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消协对于“相互保”的定性为“创新不当”,但BATJ等巨头入局保险行业的意义不容忽视。流量巨头背后主要看中健康保险的大市场和大数据的价值,互联网巨头们有充足的资金、流量和技术优势,如果获取到了足够的保险用户,必然会带来保险市场的利益重新分配。

报告中也提出,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竞争加剧。2017年7月蚂蚁金服拿下互联网巨头中第一家保险中介牌照,2017年10月百度拿下保险中介牌照,2017年11月腾讯旗下“微保”正式上线,互联网公司从最初的代理卖保险到自主研发产品,再到经营保险公司,互联网技术在保险业全面渗透,互联网人身保险行业也逐渐呈现传统保险公司、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及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多渠道竞争发展的格局。

统一的保险数据共享平台有待建立

除上文提到的创新不当外,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另外的问题。报告指出,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缺乏创新、结构单一,各保险公司的业务基本上都集中于简单的寿险、年金及意外伤害保险等,同质化现象严重,替代性强、存在感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被迫进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不利于保险公司长期稳定经营。”

对于当前的颇受市场关注的保险科技,报告也指出其应用存在短板。

一是保险科技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技术门槛和附加值较低的运营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初级环节,在产品研发定价及风险管理等对于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环节则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是保险科技的应用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持,随着消费者对保险产品认知的不断提升,如何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出更适合互联网销售的碎片化、场景化产品离不开产品开发前期对互联网客户财务状况、健康状况、消费行为等的分析,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目前行业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流共享平台,仅仅靠保险公司自身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基础上,合理合规获取相关且可靠的数据是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

报告最后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政策层面的解决建议。

针对产品同质化问题,报告提出,建议进一步放宽保障型产品销售限制,加大对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开发创新、合作方式创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科学引导并鼓励保险公司设计出更加符合互联网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保障型产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技术优势, 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产品开发,帮助保险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价值转型。

对于保险科技应用的短板问题,报告建议加快建立行业统一的保险数据共享平台,推进保险行业与社保、医院、银行及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标准数据对接,构建适合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特有的数据模型。报告指出,此做法不仅有利于对互联网用户进行全方位评估,使核保、理赔更智能、更准确,使产品设计更贴合互联网用户需求,更有利于提高行业风险识别能力和反欺诈水平,从根本上杜绝系统性风险,促进互联网人身保险健康发展。

关键词: 相互保 点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