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我国保险市场迎来新一轮外资潮

2019-06-25 16:07:39    来源:经济参考报|0

伴随政策红利持续落地,我国保险市场迎来新一轮外资潮。2019年以来,至少5家外资保险公司增资获批,增资金额累计超20亿元,与此同时十余家外资保险机构增持股份、筹建省级分支机构申请密集获批,规模和数量均远超往年同期,中高端健康险领域成为外资险企发力重点。此外,包括保险业在内的金融业开放“大礼包”或提前到来,金融监管高层拟适时启动新一轮修法工作以进一步推动措施落地,包括《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在内等细则已修改完成,拟于近期发布施行。

作为金融业开放的重要一环,保险业开放受到高度重视。3月,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峰会时透露,银保监会正在抓紧研究新一轮开放措施。4月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了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其中5条涉及保险业。5月,郭树清在2019陆家嘴论坛再度明确,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欢迎高水平的外国资产管理机构,筹集人民币资金投入到人民币市场。6月5日,外汇局发布《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便利化的通知》,明确取消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审批,实行意愿结汇制。

多方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且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瑞再研究院发布的sigma报告指出,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依然是保险业增长的引擎,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代中期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安联在此前一项研究中也预计,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保险市场的增长,在未来十年,中国的保费规模将每年增长14%。

在政策红利源源不断释放以及外资对市场前景看好的情况下,保险业开放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内银保监会已批复合资及外资险企增资规模超过20亿。同时,目前包括建信保险资管、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在内的十余家险企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了拟增资公告。

除增资外,外资保险机构在华新设机构、扩大业务范围等布局正密集落地。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已批准包括汇丰人寿、中信保诚、工银安盛等近十家合资及外资险企设立省级分公司。恒安标准人寿独资设立的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3月获批筹建,成为首家获准筹建养老险公司的合资寿险公司。4月和5月,工银安盛人寿和交银康联两家合资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相继获准在上海开业。2018年末,安联保险集团获批在上海筹建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表示,从近期增资的合资和外资企业来看,股东仅增资而没有股份转让,说明其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尤其是相对于其母国和已投资国家的保险市场增长和盈利状况,中国保险市场的增长前景值得期待。中保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在华外资险企原保费收入市场占有率达到6.84%,同比上升1.78%。

在份额增长的同时,数据亦显示出当前外资险企在我国保险业整体占比仍然较低,郭树清也坦言“未来开放的空间还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委密集调研外资企业,就应对外贸形势、坚定投资信心、完善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等与相关企业代表座谈。专家表示,包括外资险企在内的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以及扩大开放的其他系列举措将加速出台。此外,郭树清此前透露《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两个条例的细则已经修改完成,拟于近期发布施行。同时,新一轮修法工作也将适时启动以推动金融开放措施落地。

随着保险业持续开放带来的更加适宜的政策土壤,多家外资机构负责人表示,中国区域战略意义正在凸显。美亚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孙立群透露,近期AIG对中国业务的管理架构进行了调整,“比如,美亚保险以前是向AIG大亚太区汇报工作的,现在可以直接向总部汇报,这显示出中国市场对AIG的重要性正在提升。”

对于在保险业开放背景下外资险企下一步动向,穆迪高级分析师袁永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政策的放宽给外资保险机构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外资险企相比国内险企在产品把控、风险控制以及资产负债匹配方面更加审慎,注重长期盈利稳定性,未来在业务拓展上可能会倾向利润率较高的,长期的、中高端健康险方面投资。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认为,一方面,外资机构凭借股东优势,可能会扬长避短,致力于切入国内保险市场某些薄弱的细分领域,这将有利于保险市场产品多样性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上保险机构的增多,尤其是再保险机构的增多,将有利于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分散。

同时,袁永基提示,未来监管再定价方面应给予持续跟踪,“目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外资险企所擅长的健康险也是政策鼓励方向,因此未来在健康险市场竞争方面可能会有部分激进的公司降低承保要求和定价以增强其竞争性,虽然短期内风险不大,但如果长期持续可能会导致部分公司高风险开拓产品从而加剧市场风险。”他说。

关键词: 保险业 开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