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3家险企8月份业绩报告:保费增长平稳

2018-09-14 09:27:46    来源:国际衍生品智库|0

近日,3家险企接连披露了8月份业绩报告,其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而天茂集团旗下的国华人寿同比有所下降。

保费增长平稳

作为保险行业的一大巨头,中国人寿公告显示,公司于1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190亿元(未经审计),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约4%。从8月单月来看,较去年无明显变化。

在四家大型上市险企中,新华保险率先披露了8月份保费收入公告显示,公司于1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841.41亿元(未经审计),较去年同比增长11.57%,8月单月同比增长17%。

国华人寿母公司天茂集团披露的8月业绩报显示,国华人寿前8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06.25亿元(未经审计),较去年同比降低19.2%,8月单月原保费收入为7.84亿元,同比减少62.8%。

各有转型对策

中国人寿作为中国人身险公司的巨头,在十年股改的环境下,其原保险保费收入由2013年的326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123亿元,增速可谓是一年1000亿元。

然而数据显示,中国人寿虽一直稳居行业第一,但人身险市场上所占份额逐年降低。经计算,2013年-2017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已经由30.41%下降至19.7%。

但2018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604.82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64.23亿元,同比增长34.2%,1月至6月寿险市占率重回22%。最新的1-7月数据显示寿险市占率也未发生变化。

另据半年报显示,1-6月份中国人寿趸交业务由去年的613.38亿元下降至今年的100.89亿元,共计压缩512.47亿元。不仅如此,对银保渠道格外依赖的中国人寿今年半年度对该渠道缩减368.79亿元,可见转型力度之大。

相对于中国人寿的趸交业务骤减,新华保险则是选择“提早实行、逐步改善”。自2016年,新华保险就开始逐步将业务主体转向期交业务,趸交业务在2016年大幅缩减117亿元,2017年年报中指出,趸交业务再次压缩200亿元,公司已初步形成了续期拉动的保费增长模式,且决定将用两年时间彻底甩掉趸交业务包袱。

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首年期交保费和续期保费之和占总保费的95.7%,趸交业务仅占4.3%,已基本实现两年目标。

两年的转型使新华业务质量明显改善,退保率下降,新业务价值率也大幅提高。

2015年至2017年,新华保险退保率由9.3%下降至5.2%,新业务价值由104.49亿元上升至120.63亿元。2018上半年退保金额为257.56亿元,同比增长16.4%,公司对此表示主要为银保渠道2016年度销售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于本年度达到退保高峰引起的。

与前两个大体量的保险公司相比,天茂集团下的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转型方向还不算太明朗。据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国华人寿总规模保费收入为432.32亿元,其中新单保费收入为417.84亿元,而在新单保费中新单期缴保费收入为18.62亿元,则趸交业务为399.22亿元,占总规模保费92.3%。

同时数据显示,国华人寿对银保渠道的依赖性还未有消退趋势。上半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90.79亿元,其中银保渠道为280.68亿元,占原保险保费收入96.5%,而去年同期为96.3%。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华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34.6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30.57%,而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了16.6%。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体量下,不同的公司面对转型所做出的决策各有不同,大体量的保险公司可以轻易缓解短期内趸交业务与银保渠道保费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大中型公司则会通过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整体业务重心的转变,而中小型公司则将目标放在短期保费的上升,再通过更长的时间完成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家保险公司体量不同,健康险发展迅速却成为了共性。中国人寿半年报显示,健康险业务总保费为480.90亿元,同比增长28.8%,占总保费的比重为13.34%,同比提升2.55%。

新华保险2016年-2017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3%、33%,2017年年报中,新华保险指出,公司形成了成熟的产品运作机制和以健康险为核心的产品优势,在首年保费中健康险比例达35.1%,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

国华人寿半年度报告指出,上半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50.59%。

关键词: 体量 业绩 方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