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世博园门前场景已成大工地 景区结构单一客流少

2020-09-25 09:17:01    来源:

随着“十一黄金周”国庆节、中秋节双节临近,今年首个旅游高峰即将到来。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云南旅游位于昆明的世博园景区探看旅游行情,发现世博园园区内的景象居然是冷冷清清、游客稀少。

早在1999年,昆明成功举办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色之美、游客之多、影响之大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昆明世博园因此被大家熟知。随后,该景区成为云南旅游景区业务中的核心,但20年后的世博园早无当年辉煌。记者现场看到,景区四周已围成了大工地,开始大规模改造。

世博园门前场景已成大工地

景区结构单一客流少

正在园区的游客王女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来世博园游玩过,旧地重游心理落差不小,现在园内的漂亮花卉田没有了,以前发车频率较高的游览车也见不到了。整个园区面积过大,景点难以全部游览完,我们也就逛一逛园区大门这块。”

无人管理的花坛

世博园景区服务点工作人员李明(化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20年来,世博园218公顷的园区主要建筑基本没有什么太大改变,中国及云南展区的设置及植物王国的布置还是与多年前的一样。有改变的只是游乐园几个项目,以及国外展区中增设的温泉项目。”

“20年后的世博园今非昔比,难以改变花卉园艺等项目产品功能单一、脱离市场需求的窘境。”有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博园曾经是云南省的“门面景点”,每年运营维护需要很高的成本。目前,世博会后影响力逐渐淡化,客流量出现大幅下降,如今每年游客数量仅有百万人次左右。

山西证券酒店旅游行业研究员加丽果指出:“由于功能单一、运营维护成本高,园区整体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缺少吸引力,游客量一直难以提升,经营也颇为困顿。”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起,云南旅游不再单独列示世博园的营收,取而代之的是“景区板块”。在2013年实现营收高峰之后,世博园还是出现了营收逐年下滑趋势,2014年至2018年,公司景区板块的营收从1.03亿元降至6607.73万元,但每年该板块的营业成本为4500万元~570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世博园近年来的利润极薄。

2018年之后,公司因为进行了业务结构调整,还收购了其他景区标的,亦或是经营问题,世博园营收数据再无单独列示。

世博园过去多次“自救”

超百亿元自救需时间考验

针对世博园面临的困境,云南旅游也曾积极努力去改变现状。公司前后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多次“自救”。2006年年报披露显示,云南旅游投入了4500万元打造世博园“三江并流”漂流项目;2011年年报显示,为打造世博会议中心中国馆项目,云南旅游专门设立子公司昆明世博会议中心有限公司和昆明世博运动休闲有限公司,总投资4197.36万元。这些操作效果并不理想。

2016年12月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城”)入主云南旅游之后,在2019年再次对世博园“动大手术”改造,这也是世博园至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一次“救赎”。

“世博园之前的改造都是局限在218公顷的园区内,而新大股东——华侨城此次投入约150多亿元,改造的不仅是世博园,而是个完整的旅游综合产业链,增加‘昆明故事’和‘世博乐泉都’板块等,建设期为2~3年。”李明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现场施工围栏在2019年就已经围起,但是具体的施工进展并不清楚。

世博园员工的说法从2015年年报中可以得到印证,云南旅游公开披露宣布:未来五年计划在世博新区投资160亿元,建设22个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同步实施世博园景区的提升改造。通过“昆明故事”和“世博乐泉都”等小项目,将世博新区建设成为昆明乃至全省规模最大、业态最新、品质最好、影响最广的“都市温泉+休闲娱乐综合体”。

世博园改造的五年计划直到4年后的2019年12月份,才由新入主大股东华侨城正式启动进入实质性的施工阶段。有投资者提出:“公司此次耗资过百亿元对世博园项目进行完善升级,规模空前资金巨大,除了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外,更多的还要注意投入产出比。”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和旅游业下探行情,全国已有超500家景区实行不同的门票免费或折扣政策。如今实施自救的世博园,门票已下降至35元/张。

针对世博园目前经营困局,《证券日报》记者致电云南旅游证券部,一位黄姓工作人员表示:“正是因为世博园经营已20年,如今设备老旧、园区并无太多吸引游客之处,才实施此次大规模的整改。此次整改主要是以公司大股东华侨城为主导,未来世博园包括周围的地段将建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综合体,并且大整改后的世博园保留部分标志性建筑,不再收取门票”。本报见习记者 顾贞全

关键词: 世博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