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防范网络诈骗需“群防群治” 消费者要紧绷“安全弦”

2021-04-14 14:30:46    来源:

“日赚上千、操作简单、时间不限、高额佣金……”目前,社会上以“杀猪盘”等为代表的网络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对即将成立的全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联盟,业界人士表示,通过成立联盟的形式,能够形成“群防群治”的防范效果,绷紧“安全弦”筑起“防火墙”。

防范网络诈骗需“群防群治”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套路翻新、花样百出。全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联盟筹备办主任胡永涛表示,建立由政府指导、社会各方协同的网络生态治理机制,能够通过共享反诈信息、技术和治理策略,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治理权,挤压涉诈黑灰产业活动空间,构建“群防群治”的防范诈骗网络生态。

据介绍,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牵头的全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联盟吸引了包括互联网企业、银行、运营商、信息安全公司等三十多家企业加入,联盟将共享利用涉诈情报资源。

联盟发起参与单位之一上海任意门科技有限公司CTO陶明说:“我们已成立专门反诈专项小组,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一套发现和打击诈骗活动的风控体系,从预防监控、技术反诈和用户教育等多维度切断网络诈骗的实施途径。”

以任意门公司旗下的Soul App平台为例,陶明说,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强化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媒介的内容识别能力,为全链路风控提供支持。通过自建的网图人像黑库和诈骗犯文本器模型,对涉嫌诈骗风险的账号进行识别和封锁。

陶明表示:“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联盟成立了反诈专项小组。在运营端,IP异常登录、账号基础信息经常变更等行为,都将被系统进行标记和预警;在用户端,通过设置强提醒,提高用户对聊天中诈骗行为的警惕。针对有多次引流到其他平台行为的用户,系统也会对聊天对象发出预警,防范诈骗行为的发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网络诈骗时有发生。其中,内部泄露以及外部黑客攻击已成诱因。互联网企业需开展定期及不定期的保密检查、泄密风险测评和日常监控活动,守好反电信网络诈骗第一道关口。

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平台除了在技术上加大研发外,也要从经营规范上发力。陶明说,新用户注册完成后,平台系统将向其自动推送《星球防骗指南》,以图文和案例的形式宣传防诈骗知识。

防范网络诈骗 消费者要紧绷“安全弦”

“很多人认为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最易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但事实并非如此。高学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有不少。” 胡永涛说,常见的诈骗手段都是对消费者进行心理“精准打击”,民众应做到不轻信、不贪小便宜,应谨慎把社交关系转移到其他可交易平台,以防止不法分子绕开风控系统骗取钱财。

“凡是以各种名义要求先付款的信息要仔细甄别,严加防范。如不慎遭遇网络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并务必保留好相关信息以便警方破案。”胡永涛说。

据悉,目前Soul平台已与主管部门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积极向警方提供犯罪线索。“对被确认为具备诈骗风险的账户,将上报至网安部门,全力配合反诈工作的开展。”陶明说。

方禹建议说:“消费者防范网络诈骗需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不随意参加注册信息即可获赠品等活动,不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当发现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开展诈骗活动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关键词: 网络诈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