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财鑫闻丨估值过千亿的联影医疗IPO首发过会 进军高端市场的国产医械仍任重道远

2022-04-19 17:50:54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晓冲 报道

近日,国产医学影像龙头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获科创板上市委会议通过。作为国内医学影像的独角兽企业,联影医疗一直以来在国内备受期待。此次IPO,联影医疗拟募资124.8亿,一旦上市成功,估值将过千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A股市场将会迎来2022年规模最大的一次IPO。在成功上市后,联影医疗是否可以继续以“国产高端龙头”的身份打破进口医疗器械企业的市场垄断,备受关注。

高速发展的联影医疗

公开资料显示,联影医疗2011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联影医疗已入驻全国近900家三甲医院,累计向市场推出80余款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以及生命科学仪器。而这些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过去一直被GE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等外资企业所垄断。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联影医疗已经组建了具备资深行业管理与技术经验的专业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超过35%;公司超过1900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超过500人具备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

在研发方面,联影医疗目前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70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1200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400项。追赶巨头不易,但是联影医疗在医疗影像领域丰富的研发经验以及对研发、人才的持续投入,让其在创业之初提出的挑战国际巨头的目标逐渐成为可能。

此外,新冠疫情也带动了CT、XR等疫情相关产品的销量增加。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联影医疗针对抗疫需求实现了定制化方舱CT的量产,也推动了其业绩的增长。从2020年至2021年,抗疫相关订单为联影医疗所贡献的收入分别为6.54亿元、2.67亿元。

在市场需求及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下,联影医疗的上市被认为是大势所趋。在业界人士看来,联影医疗的上市意味着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正在逐渐打破进口品牌在国内的垄断。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仍道阻且长

联影医疗的进步可以说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缩影,在国内,联影医疗与迈瑞医疗、东软医疗、万东医疗被并称为国产医疗设备“四大天王”。其中,迈瑞医疗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成立于1999年,2006年曾在纽交所上市,2015年从美国退市并于2018年登陆创业板。另外,鲜有融资的东软医疗在2019年曾获得百度投资,后者认缴出资额超2000万。2021年12月,东软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而早在1997年,万东医疗就已经完成IPO。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万东医疗向美的定增募资20.6亿元,后者持股比例增至45.46%。

不难看出,近年来,在国产替代、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因素影响下,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不断获得资金支持,并得到迅速成长。但是另一方面,在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中,初步实现国产替代的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在高端产品方面仍然与国外巨头有着明显差距,国内市场也以进口为主。

联影医疗招股书显示其仍有不少零部件需要向外企采购

以联影医疗为例,尽管其创下了国内多项第一的记录,但仍无法摆脱核心元件的外部依赖。招股书显示,联影旗下的MR产品、CT产品、XR产品、MI产品及RT产品中均有重要零部件需要向外企采购。其中,对于XR产品,生产用的X射线管和平板探测器均系对外采购,除少数产品的高压发生器系自主研发外,大部分产品生产用的高压发生器系对外采购;对于CT产品,公司已经实现探测器自产,除少数产品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系自主研发外,大部分产品生产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系对外采购。

上述核心部件主要采购于飞利浦、万睿视、佳能等境外供应商,如果供应关系终止,联影将面临核心部件供给不足的风险,这就意味着,联影医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卡脖子”的风险。

关键词: 财鑫闻丨估值过千亿的联影医疗IPO首发过会 进军高端市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