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年轻人养生“治未病”,不必依靠“保健品”

2022-04-20 16:39:09    来源:

维生素、褪黑素、护肝片……你吃过这些保健品吗?有媒体报道,随着大众对健康的诉求不断提高,我国保健品行业消费规模逐年扩大,2022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

如今,“治未病”的观念已经推广至年轻一代。随着“朋克养生”的说法在近几年流行起来,“一边加班熬夜、一边吃保健品”似乎成了当代部分90后、00后的生活“常态”。“25岁以后皮肤氧化速度就很快了,要早点准备”“这些微量元素都是免疫力的基础”……有的年轻人明明身体健康,一天却要“为了健康”吃上好几种保健品。然而对于这种行为,有专家指出,不少“保健品”其实并不保健,只是一般人无需服用的“营养补充剂”。

从前几年的“降三高”“稳血糖”到现在的“清宿便”“抗糖化”,随着保健品“消费大军”中出现更多年轻身影,不少商家都将营销宣传集中到了年轻一代普遍关注的“养生热点”上,许多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推广这类产品的“种草笔记”。不难发现,较之以往保健品商家抓住中老年群体普遍的养生诉求展开营销,现下宣传推广则更针对当代年轻人工作生活中的“亚健康”状态和焦虑情绪。商家往往通过“制造需求”“唤醒需求”,进一步引导年轻顾客产生购买行为。虽然产品功效不同、推广渠道翻新,但营销策略其实是一致的。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保健食品属于“信任品”,是一种“即使在使用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产品”,消费者往往只能信任它的价值而无法直接检验。利用这种特点,商家话术的“施展空间”也更大,被追问产品效果时,往往还可以用“因个人体质而异”“多疗程巩固方可见效”等说法来“模糊回应”,甚至能借机“绑定”顾客长期消费。另一方面,部分保健品效果“立竿见影”,反而还可能让部分消费者“怕有依赖”“怕副作用”。两难之下,顾客高额消费保健品,有时宁可效果不明显、所求不过“图个心安”。这个意义上讲,有关部门不仅要对保健食品安全性严加把关,还要进一步明确划定宣传营销的“黑白界限”、缩小其中的“灰色地带”,让广大消费者多些判断依据、少些彷徨无措。

应当认识到,面对工作生活压力,部分年轻人无法积极调整排解而转向保健品,同时也是一种对自身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偿行为”。因此,我们不妨多围绕当下“养生热点”展开科普问答,助力大众抵御科学流言。比如,此前就有专家学者通过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发声,借助短视频形式进行养生保健知识的科普宣传,破除了“黑芝麻丸治脱发”的“伪养生”说法,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关注。要看到,通过开拓创新多元科普形式,可以及时修正网络上“走偏”的一些养生观念,这也是为群体焦虑“降温”的有效方式。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提早关注自己身心健康状况,这本质上是一件好事,也值得倡导。但若真正要爱惜身体,“养身”就更要“养心”,不能轻信商家只言片语、更不能只依赖服用三两丸药。呼吁人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与判断能力,方能更好地帮助年轻群体“治未病”、从根本上破除“养生焦虑”。

关键词: 年轻人养生治未病,不必依靠保健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