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每日快报!滚石上山 澎湃向前——一家“共和国长子”企业的振兴之路

2022-06-20 09:42:46    来源: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条以“三大动力路”命名的街道家喻户晓。街上分布着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公司、汽轮机公司、电机公司三家企业,他们研制的大型煤电、重型燃气轮机、水电机组分别占国产装机总量1/3、1/3、1/2。


(资料图)

作为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摇篮”,70多年来,哈电集团服务国家发展需要,走创新路、闯改革关,保证了“三大动力”澎湃不息,昂首挺胸参与国际竞争。

哈电锅炉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王建威 摄

数十年磨“创新”剑

创造了200多项“中国第一”的哈电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屡次打破国外垄断,对国内企业降低进口成本作出重要贡献。

川、滇交界,金沙江浪花飞舞,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已进行部分机组发电。

“在白鹤滩项目中,我们攻克了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推动水电装备制造迈入百万千瓦机组的世界‘无人区’。”电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说。

“真像做梦一样。”88岁的电机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刘光宁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中,哈电最初是以“学生”身份,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挪威KEN公司,一起承担三峡左岸部分机组制造。

电焊工在哈电电机公司冷作分厂作业。记者 王建威 摄

如今,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全球首台特高压直流输电全空冷300兆乏调相机……哈电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正经历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转变。

昔日“学生”现在与“洋老师”同台竞技,秘诀何在?

坚定自主创新,让企业走得更远——

上世纪90年代,合资风盛行。电机公司副总工程师覃大清说,哈电选择走自力更生道路,“假如当时放弃科技研发,虽然依靠跨国公司的‘牌子’能在短期获得很大利益,但未来却可能被‘卡脖子’。”

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表示,依托自主创新,近年来哈电一步步从跨国公司抢回市场份额,把中国发电设备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益走到世界发电领域的舞台中央。

聚焦主业实业,心无旁骛创新——

“我们不干时髦的事,只做发电设备,不断追求做全球最好的发电设备。”哈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伟章说。

过去5年,哈电科技投入达70多亿元,年均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4.97%以上。目前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说,当前我国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哈电集团等一批“大国重器”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不断充实“中国制造”家底。

摸爬滚打闯市场

上班时工人像潮水般涌入、红砖厂房里机器轰鸣……锅炉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沈进如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谁家孩子能在三大厂工作,绝对是人们羡慕的对象。

70多年来,哈电在筚路蓝缕中开疆拓土,在新的市场规则和竞争环境下几经艰难转型。改革,让哈电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提升。

吃“市场饭”,改革是必由之路——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给东北带来巨大考验。汽轮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希亮说,改革开放前,汽轮机厂很多事务由政府包办。市场化转轨后,这些大厂普遍出现“船大调头难”情况。

1985年前后,汽轮机厂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率先对厂长负责制进一步改革,让厂长在全面管理工厂方面有更大职权。到1992年,工厂年产量从改革之初70万千瓦提高到300万千瓦。

哈电汽轮机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王建威 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三大厂从工厂制向公司制转身,探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那时没‘等靠要’,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才有了今天更好的发展。”锅炉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龙说。

挺进改革“深水区”,艰难蜕变——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哈电集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锅炉公司从改革干部任用机制入手,“全体起立,竞聘上岗”,一批年轻职工走上管理岗位。辅助设计室主任王世祥竞聘后“连跳两格”,担任信息技术部副经理。

目前,哈电集团“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主体企业全覆盖,集团总部部门岗位压缩32%,总部人员编制压缩41%。

一系列改革显成效。“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利润年复合增长率42.9%,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复合增长率11.9%。今年一季度,哈电工业总产值增长26.4%,正式合同签约额增长88.7%。

参与国际竞争,“倒逼”改革提质——

1981年,电机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郑龙泰等技术人员赴美国培训。“一些外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先进程度让我惊讶,感觉像看科幻片。”郑龙泰说。

“在世界范围参与竞争,让哈电在发展理念、管理水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吴伟章说,哈电不断在国际竞争中积聚优势,推动转型升级。

应势而动推改革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我国能源结构深度调整背景下,哈电又一次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在技术创新、人才需求、新市场开发等方面,面临新的转型挑战。

何以解忧?改革创新仍是寻求最优解的“药方”。

围绕“三个系统”优化战略布局,向绿色发展要动力——

哈电电机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王建威 摄

哈电集团强化“战略管控”,在基于自身传统优势基础上,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的驱动系统、清洁高效的工业系统,积极寻找契合点,竞逐“绿色赛道”。

2021年12月,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试运行。1号机组由哈电研制,实现400兆瓦级单机容量、700米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全自主化制造。

“推进能源革命是哈电的使命和职责。”哈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英健说,哈电力争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产品营业收入占比70%以上。

聚焦“三商”转型,向数字化要“智造力”——

当一个电站主机设备在工作,还有另一个数字模拟设备同步运行,当两者运行参数出现偏差,模拟设备会预警,发现实体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一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电站设备数字孪生课题,正在哈电集团开展。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投资10亿元用于‘数字哈电’建设。”哈电集团科技管理部总经理车东光说。

推进“三级书记抓质量”,向改革挖潜要活力——

当下,哈电集团在总部率先压缩职能部门、精简管理人员之后,各所属企业、基层单位“三级书记抓质量”行动正全力推进。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常见病焊接缺陷质量提升工作”等19个项目被列入首批质量问题清单,各党支部迅速行动,带头攻坚质量症结。

哈电集团总经理助理刘清勇说,“三级书记抓质量”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核心,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要为根本,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共和国长子”企业哈电集团扛鼎责任,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路上,阔步向前。(记者 刘伟 陈聪 强勇 梁冬 哈尔滨报道)

一线视点|越排除重重阻力改 企业生命力就越强

上世纪50年代,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原副总工艺师顾祖慰来到哈尔滨。虽然临行前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看到眼前的荒凉,他仍然十分震惊。

“从安乐街到工厂这一段路,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冬天气温零下30摄氏度是常事。大碴子、窝窝头、苞米面发糕和土豆、白菜、大头菜,几乎是每天的果腹食物。有时,晚上还能听到狼嚎。”他说。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那一批“共和国长子”企业、那一代人,筚路蓝缕,共同扛起了新中国的工业脊梁。

时光流转,70多年后,作为“大国重器”的哈电集团,在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字号”“不老”,秘诀何在?

“真刀真枪”改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哈电老牛了!”忆往昔,哈电一些老员工说。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给东北带来巨大考验。到上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在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企业步履维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转制困难等,被称为“东北现象”。

同大多数国企一样,哈电的发展也一度陷入困境。

“就像人一样,干活做事必须有健康的体魄,企业也不例外。”汽轮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希亮说,哈电顶着“阵痛”,从推进完善厂长制、公司制、“三项制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改革要真刀真枪!”在东北,很多受访企业有此同感:总想着皆大欢喜、四平八稳,改革就难以迈步;而越排除重重阻力深入改革,企业生命力就越长久。

“心无旁骛”创新——

当前,逆全球化使我国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凸显。

在哈电集团机器轰鸣的车间里,阳光从顶窗斜射进来,照在“依靠自己,创新驱动,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条幅上,分外醒目。这是哈电的“初心”,也让哈电走得更远。

采访时记者有一个深刻印象,面对很多企业受“赚快钱”诱惑,过早多元化,哈电坚持聚焦主业,一心一意搞创新。过去5年,哈电科技投入达70多亿元,年均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在4.97%以上。

也正是源于这份“专注”,哈电一路走来,累计创造出涵盖水电、火电、核电、气电等领域的200多项“中国第一”。

而在我国能源结构深度调整背景下,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哈电等一众东北“老字号”企业,又一次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在“十四五”征程中,如何推动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升级,仍需要持续攻坚破题。

关键词: 滚石上山 澎湃向前——一家共和国长子企业的振兴之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