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全球视点!新闻周刊丨优化后的“复苏”

2022-12-11 06:57:2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周继“二十条”之后,人们又等来了防疫优化措施的“新十条”,很多防疫政策都发生了积极改变,比如买退烧、止咳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了,比如乘坐公交、进出商场不查核酸证明不扫健康码了。经过三年抗疫,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肺炎和重症比例已低于流感,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这个时候,个人生活的重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发展,如何让市场主体快速复苏?如何让整个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活力?《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新十条”后的复苏。

本周,随着防疫“新十条”等优化措施相继落地,全国各地清冷的街头正在一点点回暖。重庆刚刚走出近一个月的紧张疫情,周五刚过中午11点,璧山区的这家豆花儿店就已有不少食客登门。他们想赶快尝上一口想念很久的味道。

去年11月,汪琳投入40万元,成为创业大军的一员,开办了这家小餐馆。为了把控食材质量,他凌晨就跟着车去屠宰场选肉。然而,这份辛苦却没有得到期待的回报。今年下半年,重庆先是7、8月份高温,9月以后又有疫情不断侵扰,他的账面基本处于亏损。这次疫情尚未结束,12月1日,重庆就在前期稳经济政策包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12条纾困措施,其中一条就是,给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


(相关资料图)

对汪琳而言,12月虽是年底,却是他们迎头赶上,抓紧扭亏为盈的新开始。他的店毛利率在50%,一个月成本加起来5、6万,也就是说,每月要有11、12万进账才不会亏损,约等于每天要销售4000元。令他欣慰的是,目前营业额已经回升到每天两千元到三千元左右。而且政策的规定是,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减免6个月房租,除去此前已减的3个月,他还有3个月可以喘息。

重庆两山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奕桦:我们减免租金的对象主要是服务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所经营的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整个项目上半年减免三个月,一共减免了258万余元,这一次三个月我们计划会减免210余万元,总共这470余万元,都是由我们集团来承担的。

类似的纾困政策,各地也正在抓紧出台,比如给到期的贷款延期,缓交税费、水电气费等。所有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善意,最后也终会惠及民生。在上海,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为个体工商户增加经营场所供给,降低经营场所的使用成本。静安的曹家渡街道通过聘请第三方,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走廊里依次排列着配钥匙、修鞋、缝纫、修家电、修手表、洗衣熨烫等8个摊位。商贩使用不需缴纳租金,但作为回馈,价格被要求比市场价低20%。尽管抗风险能力并不强,但这些摊主不必为房租苦恼,得以延续经营,居民也可以随时找到这些服务,生活更加方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章元:相当比例的个体工商户其实是亏损,鼓励地方政府为他们提供经营场所,帮助我们能够更便捷买到需要的商品,让我们城市变得更加有烟火气,大家很融洽地相处在一起,我觉得也是一种城市文化。

本周出台的“优化防疫新十条”,带动久违的烟火气重回城市。临近午饭时间,这家位于安徽合肥的面馆忙碌了起来,过去一段时间,该店曾一度被暂停堂食,当前可以重新迎客,意味着收入有了保障,这让店主李学林看到了希望。

十年前,李学林从安徽淮南的老家来到省城合肥打拼,在合肥结婚生子、拥有了一间小小的店面后,她想融入这座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她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参加了合肥当地的职工养老保险。

目前,李学林每个月花在社保缴费上的开支为一千一百多元,在过去面馆生意好时,每个月抽出一部分钱缴社保,是给将来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但前段时间生意下滑后,这部分开支就令她尤为纠结。

过去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过一系列纾困措施,用以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作为体量较小的市场主体,虽然抗风险能力弱、但在解决就业和稳定社会上有重要作用,此类市场主体对缓缴社保的纾困措施抱有期待。

安徽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副处长 夏则元:部分个体工商户和一些中小微企业,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时候,确实出现了一些困难。我们通过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就是要使他们尽快地能够缓一口气。

本周,北京、重庆等地,都相继再出台助企纾困新措施,进一步延长了补齐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时间。安徽省也在不久前,将明年六月就要完成补缴的时限,延长到明年年底,其间不影响保障水平、免收滞纳金,让市场主体有了缓口气的时间,以安徽为例,截止到上月末,该省缓缴了近18亿社保费,涉及人员超40万人。

安徽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副处长 夏则元:他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甚至还要求我们更进一步地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比如说在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之前,对他们已经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否能够予以返还?对我们人社部门来说,基金收入减少,支出压力同时增大。对这种情况在工作过程当中,加强对资金的调度,在稳妥实施政策的同时,确保我们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申请缓缴的同时,还需要继续保障缴费者相关待遇不受影响。虽然考验着各地对社保资金的管理和运营能力,但为市场主体带来纾困的及时雨,既是在帮助企业复苏,也是为经济平稳运行贡献力量。

本周五,新规出台后,马周剑餐馆里的客流量有所回升。尽管距离去年同期还有差距,但马周剑已经感受到,复苏的曙光已在眼前。今年三四月份,受疫情影响,他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持续的亏损,让他一度想过关门大吉,好在上海市出台的歇业备案制度,给了他另一种选择。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 魏頔:之前我们企业登记的时候,要么是开业,要么是注销,通过这样一个歇业制度,企业可以暂时停止相关的经营活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依然保留这个企业,一旦现在疫情好转了之后,他就立刻可以提出恢复申请。

马周剑选择申请歇业,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那段时间餐馆几乎没有收入,但房租、水电煤气、工人工资加起来一个月却得20万。而申请歇业后,水电煤气费省了下来,房东给他减轻了房租,他还跟员工们商量好了,员工们暂时回家,工资也暂停,大家共渡难关。

短暂的歇业让小店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申请歇业期间,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两个重要证件都得以保留。今年7月,经历4个月的歇业后,马周剑的小店重新开门迎客。

今年3月以来,在上海,已有333家企业申请了歇业备案,这一制度也已在全国落地生根。而今年,市场主体登记领域的一项改革,同样让许多个体工商户受益。杨建新,是苏州这条商业街上的新面孔,前不久,他花了两万块钱,盘下了这家电动车小店。他不仅想继承这家小店的店面,还希望留住这家店的店名“启云玛”。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的操作其实并不容易。店面转让,需要变更经营者,原先的老板先申请注销,新老板再重新申请注册,就算是夫妻、父子等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这难免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店名注销后有1年保护期,在保护期内无法使用。而当他和朋友来到行政审批大厅时,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工作人员告诉他,苏州市的政策调整了,他的诉求能实现了。

提交申请后不久,杨建新拿到了新营业执照。在店名一栏,保留了“启云玛”的名称,而经营者的名字,已变更成了杨建新。而上个月,《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开始施行,个体工商户可以自愿变更经营者,可以直接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个体户不可直接变更经营者,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历史。

本周,在各地出台的纾困政策中,有不少旨在通过制度的简化和革新,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诸如上海规定,对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按时完成年报的企业,免于行政处罚;北京、重庆要求建立台账加快清偿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希望帮助经济低迷中的企业渡过难关,为经济的复苏积蓄力量。

编导丨徐新 姚道磊 郭佳灵

关键词: 新闻周刊丨优化后的复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