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风险管控效果正逐步呈现
10月15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基金”)在京召开第四届保险保障基金论坛。论坛以“坚守保险本源 筑牢风险防线”为主题,与会专家就当前保险行业运行和发展形势、保险公司内部机制建设、行业风险防控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总体上看,保险行业风险管控的效果正逐步显现,但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依然严峻,风险防范攻坚战依然没有结束,监管机构的监管思路和能力仍需接受一系列的挑战。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保险保障基金的作用,十几年来,成功处置了新华保险、中华联合的风险,并于2018年完成对安邦集团的注资,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监测与处置经验。未来,中保基金应继续将风险监测与处置作为主业,避免过度追求做大基金规模和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
原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认为,作为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的重要屏障,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是保险监管职能的延伸和监管手段的有益补充,在行业风险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中保基金应进一步推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创新:一是优化保险保障基金费率模式,尝试引入风险费率;二是探索流动性救助、财务救助等多元化的风险救助方式;三是强化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风险监测职能。
中保基金董事长于华表示,中保基金成立10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保险监管、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服务保险消费者”为发展方向,把尽心尽职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公司使命,进一步践行了做优基金管理平台、做实风险监测平台、做精风险处置平台、开拓延伸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接下来,中保基金将持续推动基金制度的改革创新。
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主任赵宇龙就“偿二代”制度体系建设的成效与不足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偿二代”正式运行11个季度以来,对行业183家公司进行风险评级,有效识别一批高风险公司,并对这些公司采取盯防措施,对问题公司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但是,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偿二代”仍有四方面的问题尚需解决,包括人才资源不足、对未来风险预警不足、对外部冲击研究较少、难以资本化风险标准需要更新。
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认为,监管机构在继续加强监管、深化监管的同时,也应当注意监管成本、路径依赖和监管能力三方面的约束条件。监管部门应重视这些条件,注意节奏把控,寻找达到监管目的的最佳举措。另外,还需持续关注国际保险监管动向。
此外,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黄宝新、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总裁陈东辉、安达保险总经理博凯文、毕马威企业咨询公司合伙人黄博等多位专家就保险公司的风险文化和风控实践、产险行业特性、保险保障基金紧急融资渠道建设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
相关阅读
-
保险行业风险管控效果正逐步呈现
10月15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基金)在京召... -
人寿中国推出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
10月13日,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以下简称大都... -
40万路虎被烧毁 路虎被烧保险赔偿怎么算?
现在汽车越来越普遍,既然有房了,就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财产,然而如... -
互联网保险监管升级 中小险企盼跨区销...
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继续加强互联网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
平安集团五年转型 科技赋能寿险业务
面对未来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环境,拥有金融全牌照的平安集团,在持续... -
行业整体回归理性 健康险仍高速扩张
行业整体回归理性,唯健康险仍高速扩张2018年对中国保险行业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