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岛支招:投保遵循8大原则,让你轻松买对保险
随着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渐加强,主动投保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投保是门专业的学问,里面包含的面太广,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投错保。一旦买错保险,将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经济和精力的损失。那么,在投保时,应该如何购买,有什么方法吗?现在保险岛保险顾问告诉大家,投保应遵循8大原则,让大家轻松买对保险。请牢记以下8大原则!
1、投保越早越好
首先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别小看年龄的差别,一般相差1岁,每年保费就少缴2%左右,因此,投保人选择生日前几天投保与过了生日再投保,保费都是有差别的。
其次年龄越小健康状况越好。要知道,在投保健康险、寿险等人身保险时,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审核是很严格的,一旦有问题,很可能被延期承保、除外责任、加费承保甚至被拒保。
再次越早投保保障期限越长。正如这样一段话:1岁办保险保一辈子,30岁办保险也是保一辈子,1岁比30岁多保30年,且每年还便宜3000多元,20年就便宜大概6-7万!既然任何人都逃不开生老病死,躲不过意外或疾病,保险迟早都要办,为啥不趁年轻、趁健康尽早办?
2、先大人后孩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很多父母早就习惯了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但在“买保险”这件事上,绝对不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对自己不管不顾,这是绝对的不负责任。
要知道,假如小A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和他/她。万一很不幸,小A得了一场大病,这时候,是不是还有爸爸妈妈可以为他/她挣钱去治病?可如果是爸爸妈妈有个什么闪失呢?小A能做什么?如果没有充足的保险保障帮忙度过难关,小A的将来是不是会比较艰难?
3、依挣钱多少依次购买
家庭“顶梁柱”作为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不仅需要为前途努力拼搏,还要赡养老人、恩爱夫妻、教养子女,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
当他们身强力壮,有赚钱能力时,他们是家庭的保护伞。但如果有一天不幸降临,家庭“顶梁柱”倒了,这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巨灾”,一个家庭的命运可能随着被改变,由谁来承担房贷、车贷、养老费用、医疗费用、教育基金等各项支出,由谁来保证家人的生活不被改变?
4、先保障后理财
依照科学的保险规划,应该先购买意外险、健康险(含重大疾病、医疗险)、寿险,接下来才考虑教育金、养老险、分红险等险种。
都知道,在所有的投资理财中,保本是最重要的,但你知道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吗?人!
而意外险、健康险、寿险等就是为最主要的“人”服务的,它可以确保在意外、疾病甚至离开后,有一笔钱可以给到当事人或者家属,让其病有所医、残有所靠、走有所留。保险不会改变现在的生活,却可以保证将来的生活不被改变。
5、先买保险再买房
试想,买房、买车后,你需要在一定期限内按时还贷,以现在的行情来看,一般房贷会还上10年、20年甚至30年,这就意味着你一直都没有“闲钱”,而一旦此时遭遇意外或疾病,急需一大笔医疗费,谁来为你买单?会不会因此而拖累家人?
而且,最极端的情况,一旦提早离开,剩余的房贷谁有能力偿还?是靠爱人的一己之力?还是让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去分担?
6、年轻人也要买保险
重大疾病已越来越年轻化,意外更是毫无预兆。保险产品往往越早购买越省钱,且容易被承保,年轻一族宜尽早做好保险规划,不要等到保险挑你的时候才想起挑保险。
7、动员亲戚朋友都要投保
想象一个现实,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或者最亲的亲人里面,有一个人患了重病或者发生意外,需要50万现金,周围这几个朋友知道你手头有50万现金,只有你拿出来才可能解决问题,这50万虽然是你多年积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最后还是会选择拿出来,至少会拿出一部分;假若你真能忍心见死不救,那么以后的人生,巨大的愧疚感可能会不停折磨你的心灵和身体!
而如果你劝他们现在都买了保险呢?一旦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有保险顶着,是不是不论是亲戚朋友还是你,都比较好过?
8、按时对保单年检
由于保险产品期限通常较长,许多人买后往往将保单束之高阁,久而久之,甚至忘记了已购保单的保险责任,以至于重复购买同类型保单,或者没有及时调整保额。对自己保单的这种不清不楚,可能直接影响到保单的效力、理赔、以及保单收益等一系列保险权益。
那么保单“年检”该如何着手?保险岛保险顾问建议,保单“体检”可根据家庭总体收入情况,从基础信息、保障范围、保障额度、保障权益四方面入手,每年至少对所持保单作一次检查,以便充分了解自己的保险权益,并根据家庭情况的变化进一步完善保险方案。
相关阅读
-
保险岛支招:投保遵循8大原则,让你轻松...
随着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渐加强,主动投保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投保是... -
“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面临“盲点” ...
“网约工”是一种新的就业形态。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网约厨师、保... -
智创金融赢未来 恒昌向AI技术巅峰发起冲击
据了解,Money20 20 初诞生于美国,经过在欧洲的不断发展后,现在... -
红八财富:会理财的人才能随时都去武大...
春暖花开,春天的气息已经在全国各地四处蔓开,尤其是在南方的城市... -
国企和地方成金融去杠杆重点 短期消费...
2017年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杠杆率增速大幅回落,特别是金融加速去杠杆。 -
“去杠杆”步入新阶段 多策并举防风险
过去五年,随着“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去杠杆成效显著。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