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你买的“养老社区”就不会爆雷吗?

2023-01-10 08:49:11    来源:大猫财经


(资料图片)

养老,是很多人心中的隐忧。等我们老了,可能一边是长寿的爹妈,一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子女,自己在中间,说年轻吧,已经不得不服老,说老吧,但还不能完全躺平。本着不给孩子添麻烦,不想有太多“婆媳关系”“翁婿关系”的朴素想法,不少人看上了养老社区这个模式。环境好,有食堂,有医疗资源,有老伙伴,有事儿干……对保险公司来说,寿险业务转型,也需要新的业务增长动力。养老社区拉动的保险销售、带来的巨量保费,也让保险公司心向往之。于是,这几年,打“养老社区”牌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但近年来,养老需求快速增长之下,预付费养老机构暴雷频频,不少骗子卷钱跑路,保险公司做的“养老社区”就不会爆雷吗?近日,“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的重磅新规征求意见稿出炉,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即将迎来首个规范。

保险公司相对大家不知道什么来路的机构,安全性肯定是更有保证的。毕竟皮包公司说跑路就跑路,保险公司家大业大,有监管,有风险保证金,有保险保障基金,不是说跑就跑了的。但是,对于养老社区,这个新生事物,行业还缺乏成熟的风险管控、兜底机制。可以说,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过河者中大家选取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大中型公司,选择砸真金白银的重资产模式,自己建社区,自己建服务体系。中小公司,很多选择合作模式,或者轻资产模式,借助租赁和合作,比如租赁、改造物业,或者主推居家养老服务。但是,各种模式都有自己的风险。自建社区,这是一种重资产、慢回报、长周期的商业模式。一个高端养老社区的投入,多在数十亿元级别。而且据测算,养老社区入住率达到85%才能实现收支平衡,且需运营8年以上方能盈利。而合作或者租赁模式,虽然可将建设成本降到最低,但做好对养老物业资源、养老服务质量把控的话语权,对产业链条上下游的连接力和控制力,也不容易。养老社区,跟到期给钱、出事赔款,还不一样,它涉及到交付、服务,如何确保这一动辄长达数十年的业务能够最终兑现承诺,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否则,对于客户来说,交了好多钱,到时候住不进去,或者住进去以后各种货不对板,不舒心、不便利,也是很糟心的事情。

1月4日,银保监会向各银保监局,各人身保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总的来说,这个征求意见稿,给出的更多是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比如要求保险公司量力而行,做好风险隔离。不能蛮干、硬上,建立主业与养老社区服务方之间的防火墙。在征求意见稿里,监管明确只有满足六大条件的险企才有资格经营该项业务。光是“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充足率不低于120%”、“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B类及以上”这三条,就能卡住大部分保险公司,很多中小险企都无法提供该类业务。有媒体粗略估算了一下,仅30家人身险保险公司达标,目前有几家已经在开展养老社区业务的公司,并不在达标名录内。比如揭示了风险管控的主要思路和抓手,要做好分类监管、资产负债匹配、计提违约风险准备金、强化信披、拟定负面清单等。这里涉及的专业性很强,什么准备金之类的,猫妹就不一一细说了。再比如,给业务发展创新预留了充分的空间,鼓励股东对此长期业务提供支持。用一句话总结,征求意见稿所透露的监管意图,那就是“把好事办好”。

关于养老社区,猫妹一直在关注,但是还没行动。因为对眼下就有老人要入住社区的人来说,这是“现货”,所看即所得,而对猫妹来说,这是“期货”。而且这笔后期投入是巨大的,并不是买了一个资格就够了的。住进去要花钱,而且随着护理级别的提升,越往后越要花更多的钱。况且,一住多少年还不知道。需要多少钱才够呢?会不会住到一半,钱没了?而且,大部分公司卖“期货”,你现在看到的,跟你实际入住的,很难保证就是同一个。而且即便是“现货”,二三十年后,设施也面临老化改造问题,像很多老旧小区,有住着的,其实是知道那个滋味儿的,很酸爽啊。另外,虽然框架很好,房子看着很不错,但是服务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很难量化。举个栗子,就连马桶高度,这么一个小细节,可能都会影响实际入住体验,如果遇到服务人员态度有那么点……可能影响的就更多了。社区,需要细细打磨的东西太多了。猫妹还有一个忧虑,现在有些公司的养老社区,都存在“超卖风险”。社区数量是固定的,社区承载能力是固定的,保险公司其实对自己能建多少社区、装下多少床位,还是心里有数的。但是在销售端,很多公司并没有控制销售量和床位的比例,反正一个社区概念甩出去、几个样板社区建起来,就开始卖卖卖。甚至是,有些公司就有设想,还没落地,就开始卖“概念”了。反正谁有本事、谁客户有钱,谁就卖,卖的越多销售赚的佣金越多,保险公司的保费越高,但是等到客户兑现保单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床位给到客户呢?当然,保险公司不可能按照一比一去配比,因为客户很可能爽约啊,客户到时候改了主意,未必会去住社区,而且客户的年龄也有大有小,行权时间也有先有后,所以保险公司肯定会多卖,但到底二者的比例在多大才合适?目前业界没有定论。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供给需求模型测算问题,但是到底测算结果啥样才行,也没个说法。而且很多产品规定,本人购买,但是可以先行给自己(配偶)的父母行权,届时如果超卖,那这个承诺能否兑现?是不是还要排队?还是要保费多的优先入住?猫妹也希望,养老社区的监管早日落地,有法可依。毕竟,好事办好不容易,办砸很轻松。但一旦办砸了,可能就是很多人辛辛苦苦攒了若干年的养老钱打了水漂啊。

想想都很可怕。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征求意见稿 社区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