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聚焦 >

多乐融:“保本保收益”时代终结

2018-05-28 16:59:35    来源:连州网

日前落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明确打破刚兑,规定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严格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要求,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银行、信托等机构正有条不紊的落实后续工作,部分银行已提前准备对接大额存单或结构性存款产品,信托公司亦开始向标准化市场转向。业内人士认为,刚性兑付导致银行理财无法充分反映产品风险和收益,资管业务异化为资产负债业务。在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标准后,通道类业务的空间将缩小,大银行对于固定收益类业务的委外规模亦将有下降趋势。未来,通过改变产品结构和运作模式,实现风险和收益真正相匹配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

银行理财转型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受资管新规影响,部分银行已开始调整理财产品的销售策略。

“新规不允许‘保本保收益’,未来理财产品回报会在当前收益率区间内上下浮动,这些在理财产品销售时都会和投资者讲清楚。”一城商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

某大行一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目前部分理财产品已删去“保本”二字,但目前产品“保本”实质并未发生改变。除上述原本就带有“保本”字样的产品外,还有一部分是原本并不带有“保本”字样、实际却存在“隐性刚兑”潜规则的理财产品,属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私下协商的“无风险高收益”品种。

她进一步表示,这类具有保本特性的产品销售量并不小,主要原因是收益一般高于市面上大部分理财产品,年息通常在5%以上。不过现在在介绍这类产品时,话术亦改为“以前从未出现过风险,但以后不敢保证”、“投资需谨慎,理财有风险”等。在谈到银行是否有过培训时,她表示,“针对前一类保本产品,购买人群主要为老年人,购买的并不多,所以并未听说过有专门培训,与客户沟通时稍注意即可,但针对后一类的保本产品培训可能还在准备阶段,后续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记者了解到,除改变产品介绍方式外,已有银行开始准备后续产品的接入。某四大行分行工作人员表示,过渡期结束后会把保本理财产品承接进该行的其他产品。金额较大的部分对接入高于央行基准利率40%左右的大额存单中,金额稍小的续接进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的理财产品中,金额最少的直接过渡到存款。

某大型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若客户需求涉及到保本,一般会推荐结构性存款,“年息往往在4%以上,金额仅需5万元起”。据了解,这类产品实际亦是保本,除存款外的另一部分资金挂钩黄金或者指数等衍生品。上述商业银行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银行就对销售人员进行过统一培训。不仅如此,银行还会进行投资者教育,传达资管新规的规定。

“隐性刚兑”放大杠杆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一方面,我国银行理财往往按照预期收益率发行产品,在发生产品兑付风险时,银行通常采取垫款或者兜底的方式保证理财本金和收益全部兑换。刚兑导致银行理财无法充分反映产品风险和收益,资管业务异化为资产负债业务,实际上成为权益持有方,演化为表外银行。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风险没有有效过渡给投资者,当市场波动、信用风险爆发时将引发恐慌性挤兑,打击市场信心,整个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上升。

央行最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公募基金11.6万亿元,私募基金11.1万亿元,证券公司资管计划16.8万亿元,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13.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2.5万亿元。

5月4日,银保监会针对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三家银行一连开出10张罚单,罚款金额高达1.8亿元,违规情况包括“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保本承诺函”、“为销售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时违规承诺保本”、“修改总行理财合同标准文本,导致理财资金实际投向与合同约定不符”等,“保本保收益”成为重灾区。

联讯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认为,过去十几年,银行理财与监管经历多次“猫捉老鼠”,但投资模式始终围绕“资金池+刚兑+预期收益”。商业银行一边吸收理财资金,一边将这部分资金配置“非标”资产,按资金池模式运作,为客户提供高利率。由于投资过多非标资产,流动性被资金池吸收,在2012年末和2013年初,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上行,借新还旧,形成“流动性差—发新还旧—高收益率吸收资金—寻找更高收益率的非标资产—流动性更差”的恶性循环。

华宝证券分析师杨宇表示,“资金池”模式、资产端投向非标(本质是贷款),叠加资金端延续“刚兑”,三因素使理财业务实质为表内存贷款业务,但不受表内各项指标监控,是典型的“影子银行”,为银行体系积累了巨大的隐性风险。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表外理财并未真正体现‘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更多是银行原有的信贷项目,受资本金的约束、额度的控制、行业的限制等原因,通过表外转移。尽管名义上为表外,但实际却利用通道,例如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基金专户等,最后由银行承担兜底责任。”

委外业务空间收窄

“资管新规提倡净值型产品,短期内对银行委外资金投资券商资管产品有较大影响。净值型产品需要有个市场逐步接受的过程,目前接受净值型产品的银行委外资金很少。长期来说对通道类业务有影响。在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强化产品管理人管理职责后,通道类业务的空间将缩小。”广州证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任允文对记者表示。

任允文认为,大银行对于固定收益类业务的委外规模将有一个下降趋势,同时,权益类业务的委外业务可能有上升趋势,因为固定收益类投资是银行的强项,但权益类投资银行暂时无法开展。小银行由于其资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估计对券商的委外需求有所上升。

潘向东认为,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之后,投资管理能力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中小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过去依靠利差和同业存单快速扩张规模的模式一去不复返。首先,需调整理财产品业务模式,更多提示产品投向、类别及风险等,同时摒弃理财产品以名股实债的形式参与政府产业基金、PPP项目、其他项目公司的股权投资等。其次,积累高净值客户,通过分析客户风险偏好,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第三,提高自身投资管理能力,建立相关管理人信息,帮助客户筛选优质的资产管理公司,做好资产平衡。第四,在产品端发力,通过FOF等模式降低产品的净值波动,实现对传统银行理财的替代,采用专业投资管理能力或委托给外部优质的资管机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