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资讯 >

牦牛产业一体化助推畜牧业高效发展

2018-04-11 10:51:17    来源:工人日报

牦牛产业一体化助推畜牧业高效发展

生存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带的牦牛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共称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牦牛也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作为全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的青海,牦牛存栏约480万头,占到世界牦牛总数的34%,是我国最大的牦牛主产基地,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称。

近年来,青海全面实施“百万牦牛复壮工程”,大力发挥区域优势和品种优势,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已形成牦牛产业一体化集成技术,牦牛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百万牦牛复壮工程助推产业发展

去年,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畜牧局和农民养殖合作社从青海大通种牛场购买了500头当地的“大通牦牛”,用于复壮、改良当地的牦牛品种。

“新疆牧民来青海购买种公牛,就是因为‘大通牦牛’的品种好,通过开展野牦牛人工采精、冻精、培育出的‘大通牦牛’,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发育速度快、出肉率高等明显优势。”青海大通种牛场场长马进寿介绍说。

1983年,青海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及青海省畜牧总站全面开展了牦牛新品种培育工作,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50项新技术之一。

经过20余年的努力,2004年,青海大通种牛场利用野牦牛为育种父本培育的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均高于家牦牛的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诞生。有了优良的牦牛品种,如何推广是关键。2005年,青海实施“百万牦牛复壮工程”,在全省大范围内大力推广国家级家畜品种“大通牦牛”,经过科学选育品种,牦牛的生产性能明显提高,养殖农户增收明显。

“我们成功培育出‘大通牦牛’,并在野牦牛驯化利用、牦牛复壮、牦牛犊的开发利用、牦牛无角品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青海省农牧厅总畜牧师王会林说,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的成功,打通了传统牦牛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可行路径,促进企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制度化防疫、集约化经营。据不完全统计,“大通牦牛”种公牛已覆盖全省39个县,并辐射到新疆、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大牦牛产区。

精深加工牦牛肉

“现在来青海旅游的外地游客返回时,行李箱里几乎装满了各种口味的牦牛肉干,尤其是旅游季节我们的生意非常好。”在西宁市北大街经营青藏特产生意的刘先生说。

相关数据显示,全省现有140多个牦牛肉品牌和20多个龙头加工企业。

走进当地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先进的加工工序一环扣一环,从清洗到精挑细选分割,然后预煮和分选半成品,再炒制卤制到烘干风干,而后晾肉和包装,最后经过高温杀菌和微波杀菌,装袋装箱产品检验入库……通过这样的加工过程,高原牦牛的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坚持做牦牛肉的精深加工,打造绿色无污染特色品牌。”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磊介绍说,经过全国市场调研,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烘干、杀菌、真空包装等新设备,开发出120种新产品。此外,经过多年发展,青海牦牛肉干已从最初单一的口味,发展到现在的麻辣、五香、咖喱等多种口味,牦牛肉干的包装也突破了单一的包装形式,实现了散袋包装、手撕肉包装等多种形式。

产业体系已见雏形

近年来,青海对牦牛产品的开发率几乎达百分之百,围绕牦牛构建的肉品、牦牛绒、牦牛骨、牦牛奶、生物制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体系已见雏形,这也让青藏高原畜牧业走上高效之路。

除了牦牛肉加工,在牦牛奶制品开发方面,牦牛原奶、牦牛奶粉、牦牛奶酪、牦牛酸奶、牦牛奶片、牦牛奶饮料等应有尽有。在牦牛绒制品开发方面,“雪舟”牌牦牛绒针织系列服装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地区;“藏羊”牌丝绒(牦牛绒、骆驼绒、羊绒)合织藏毯成为藏毯中的高档产品。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表示,青海将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优势,继续推进牦牛提纯复壮和发展精深加工,把青海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让牦牛走向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吹响全面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号角,力争到2025年,将青海建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牦牛肉产值从目前的70亿元提高到90亿元。(本报记者 邢生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