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资讯 >

全国11万余家医疗机构参保 保险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2018-09-26 14:37:21    来源:金融时报

策划人语:《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从各地多年来的试点情况来看,在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医疗责任保险能够很好地起到“润滑剂”和“稳定器”的作用。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同医疗主体对于风险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释放,从而迫切需要医疗责任保险加快优化供给,争取在营造更为和谐的医疗环境的过程中贡献力量。

医疗纠纷问题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医疗纠纷总量累计下降20.1%,涉医案件累计下降41.1%。今年前8个月仍保持下降趋势。

新近出台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发挥保险机制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第三方赔付和医疗风险社会化分担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鼓励患者参加医疗意外保险。”在未来营造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的过程中,保险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保险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今年年初由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在针对全国4.46万家医疗机构的约14.62万名医师的调查中,有62%的医师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虽然针对医师的暴力事件以及相关事件的严重程度均有所下降,但仍有超过半数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有待改善。

如何能够为医师营造一个更为安心的工作场所,也为患者提供一个更为放心的就诊环境呢?或许保险正是调和医患关系的一支有效“润滑剂”。

早在2007年,原卫生部、原保监会等部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医疗责任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全国诊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探索建立涵盖医疗责任、医疗意外以及无过错补偿等风险分担和全覆盖机制。在今年8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出“根据医务人员承担的医疗服务风险,购买医疗责任险。”

而作为社会“稳定器”,保险业也早已看到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风险保障需求。

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把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实习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作为责任保险发展重点”。

相关数据显示,自2006年中国保险业启动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医疗责任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提高。2015年,医疗责任保险保费收入23.64亿元,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风险保障506.1亿元。而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已有11万余家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北京、江苏等20余个省份建立调保衔接工作模式,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基本确立。

多地医责险试点显成效

从实践情况来看,医疗责任保险在宁波、天津、江苏、江西等地的试点工作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008年,人保财险等5家保险公司组成宁波市政策性医疗责任保险共同体,并下设宁波市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负责医疗纠纷理赔事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宁波市已有214家公立医院、12家民营医院、1家部队医院、695家村级卫生室成为该中心的服务对象。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年底,该中心共接受参保医疗机构免赔额以上的医疗纠纷案件7901件,其中,处理案件7339件,处理率达到92.89%。而在所有的协商处理的案件中,患方至今无一例提出反悔和异议。

同样在2008年,天津市政府通过了《天津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在这份全国首个关于医疗纠纷处置的省级政府规章中,明确要求天津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二级以上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在天津的医责险试点中,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在接到报案后会积极引导医患双方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并且理赔人员全程参与调解过程。对于很多的医院来说,保险介入的意义正在于此。医院等机构看重的并非是保险赔偿款项,而是通过引入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 从而更好地处理医疗纠纷。

而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罗礼生介绍,《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将医责险列为单独一章,并将统保工作纳入“平安医院”考核内容,全省各地以设区市为单位全面落实了医责险统保工作,建立健全了调保结合风险共担机制。截至目前,江西全省100%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2以上基层医院均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累计保费1.1亿余元,医保赔付结案率达95%以上。

保障仍存空白有待填补

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在不断释放,而人们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不断上升的需求,也使得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面临医疗事故索赔的风险日益增长。安达保险亚太区医疗责任保险负责人韩泽宽表示,当前新疗法不断涌现,构建更加完整的风险分担机制将会有助于解决医患纠纷。

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出台,我国社会办医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0.4%,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民营医院床位占医院床位总数的24.3%,较上年提高2.6百分点;民营医院住院量占比由2016年的15.8%提高到2017年的17.6%。

但从各地医责险试点工作中可以发现,医责险在公立医院体制内的推广得到政策推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民营医疗机构的风险保障需求则覆盖不足。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宁波地区就有多家民营医院希望被纳入医责险的保障范围。民营医疗机构的风险保障缺口不仅意味着保险供给侧亟待完善,还意味着一个细分的潜在市场挖掘。作为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安达保险正借助这一领域的探索来呈现差异化的“打法”。安达保险中国金融责任险总监周一芳表示,与主要针对公立医院的统保项目相比,针对私立医院的医责险保额可以更高、灵活性更大,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医院、不同的科室设计个性化的保险方案。

近年来,多点行医同样也在政策的引导与鼓励下稳步推进。医责险除了在为医师面临医疗纠纷时缓解经济压力,使其能够更安心地投入救治病患的工作中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保费和保险金额来促使医生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因此能够从多个方面为推进多点行医提供助力。今年深圳市率先推出医师执业责任保险,其保险金额分为四档,医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自愿、自费购买。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保障金额较高的方案对于自由职业和多点执业的医师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相关链接

美国是最早开展医疗责任保险的国家之一。美国保险业开发出多种个性化医疗责任保险产品,成熟的保险经纪人市场也为供需双方的充分对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美国医疗过失诉讼数量不断增加且患者胜诉率高,导致保险公司面对高额赔偿金不得不提高保费或减少承保险种,这又导致一些医疗机构或执业医师无力购买,同时险种的减少也增大了医生在某些领域的执业风险,导致一些医生转行或放弃执业,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保险公司的营利空间,形成恶性循环。这一困境也造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三次医疗责任保险危机。

北欧四国的医疗责任保险以病人保险的形式组织实施。医疗机构根据法律要求投保病人保险,当病人认为自己遭受医疗伤害时,向保险公司或病人保险管理机构申请索赔。保险公司接到索赔申请后,对案件进行调查审核,并对属于保险范围内的伤害予以赔偿。病人如果对于保险公司或索赔机构的理赔决定不满意,可以向病人伤害委员会申请重申。

相关阅读